世界“最长”的出版通史面世
时间:2009-02-03 13:25 来源:北京晚报
九卷本、近400万字、800余幅历史图片、历经八年磨砺,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编纂的《中国出版通史》本月与读者见面。
在新闻出版总署召开的出版座谈会上,来自中国出版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该通史的出版予以较高评价,认为至少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了开拓性成果:第一次全面梳理了中国出版事业的源流、演变及其发展脉络,叙述的出版史长达3000余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长”的出版通史;第一次对少数民族的出版史进行了整理,是中华民族完整的出版通史;第一次囊括了港澳台地区的出版史;第一次对现当代出版史进行系统梳理,叙述下限直至公元2000年,填补了现当代出版史研究的空白;第一次对“文革”期间的出版史作了系统梳理……
中国是出版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至今已经有3000多年图书出版的历史。3000多年来,中国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丰富贡献了300多万种图书以及品种繁多、数量巨大的杂志、报纸、音像制品及电子出版物等。
《中国出版通史》以大出版的视野,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出版业概貌、出版管理机构及制度、出版人物、重要出版物等等。不仅反映出编辑、印刷、管理、发行、版权及书籍装帧等图书出版活动的各个环节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关注文字、复制技术、载体的发明、发展对出版事业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将报纸、期刊、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多种出版形式的发展史纳入研究的视野,同时,对以前研究相对薄弱的版权保护、经营管理、出版教育等问题,也有比较系统的描述。
此外,《中国出版通史》考证、补充了许多鲜为人知的重要史料,比如黑水城发现的以西夏文字印刷的书籍,为研究西夏的活字印刷提供了珍贵的依据,又如挖掘了太平天国时期农民起义军所控制区域内出版活动的史料。还对民国时期的革命出版史作了系统梳理。
《中国出版通史》被列为国家“十五”、“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项目,2000年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正式启动,2002年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资助,2007年3月,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评为“优秀”成果。该项目最终成果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共有九卷,分别为《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夏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上)》、《清代卷(下)》、《中华民国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编辑:李典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