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话说春节》《春节诗词》 出版

时间:2009-01-28 17:03   来源:解放日报
    全面介绍春节的起源、历史发展和各地风俗的《话说春节》和《春节诗词》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也推出了汉英双语版《话说春节》,向中外读者献上了一幅中华民俗风情的纸上长卷。

    从公元前104年汉武帝确定“岁首”到21世纪各国政要致辞祝贺“中国新年”,从四川的“扫财神”到河北的“迎喜神”,书中不但详细阐释了诸多历久弥新的春节风俗,如守岁、年夜饭、元宵灯会等,还列出了一些历史上存在过的新年风俗,如悬挂桃符、鞭打春牛等,此外,还汇集了中国古代诗词、小说中对春节及元宵节的精彩描写。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据传,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会诱生“痴念”。祭灶后便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从腊月二十三起到除夕止,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即年终大扫除。家家户户都要拆洗被褥窗帘,洒扫门廊庭院,掸拂尘灰蛛网,疏浚明渠暗沟。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大年三十晚上,习惯称为除夕,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欢乐愉快的时候。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全家团聚,围坐圆台面,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除夕守岁,一夜不睡”。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迎年的习俗。

    爆竹一声除岁,春风万家送暖。人们的传统观念,总是喜欢在过年时,多讨些好彩头,希望一切顺利。这其中有许多旧习俗,如各地都有禁止使用扫帚之俗,以为新年使用扫帚会扫去财运,把运气扫走。假使非要扫地不可,也须从外头扫到里边。新年也不可骂孩子,说话都特别留意。如果小孩子粗心摔碎了饭碗,家人也不骂他,反而说“岁岁平安”。因“碎”“岁”谐音,冲一冲不祥的气氛。年宴有鸡有鱼,鸡和“吉”谐音,鱼和“余”谐音,象征“吉庆有余”,预示“年年有余”。北方桌上有火锅,说明红红火火;有羊肉,表示“吉祥”、“祥和”。南方有发菜,谐音“发财”;宴中有一道甜食,是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还有的人把橘子、荔枝置于枕边,叫做“压岁果子”。在欢乐的年节,生活中的一切形象,都用来图解理想;生活敷染了理想,顿时也闪闪发光。
编辑:杨永青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