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出版
时间:2009-01-14 08:44 来源:新华网
一本旨在从“经济、社会、文化”几方面描述与分析全国除了台湾高山族之外的54个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历程和经验的学术著作《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13日在昆明举行首发式。
“改革开放30年来,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各少数民族与全国人民一起享受到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生存条件不断改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社会文明逐渐推进的成果,少数民族的生存权、发展权和文化权得到了大幅度增进。”云南大学党委书记刘绍怀说,作为全国首部反映中国少数民族农村30年变迁的学术著作,本书历时4年左右时间,由全国11个省区市、17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的69名民族学人类学的专家学者,以“村寨”为基础,运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和社区研究方法,描述与分析了少数民族30年变迁的历程和经验,形成了122万字的成果。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何明说,本书的主体采用以田野调查为基础的微型社区研究方法,在54个少数民族聚居区各选择一个农村社区进行以改革开放30年变迁为主题的调查研究,试图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展示中国少数民族的变迁图景。
作为参与此著作调查采写的学者,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朱凌飞说,著作主要是从微观的角度,也即一个村子的变迁来反映各民族的宏观变迁。调查发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少数民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文化得到极大提高,教育科技卫生也取得长足进步,但是在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等方面却有许多应当注意的问题。
编辑: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