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谢晋画传》在沪首发

时间:2008-11-26 08:51   来源:新闻午报
  由谢晋影视公司历经四年多策划编撰的《谢晋画传》在沪首发。这部原计划作为谢晋85岁贺寿大礼的传记作品,因传主日前的突然离去,而成为众人追思之情的一种寄托。

    著名学者余秋雨在该书首发式上透露,谢晋曾要求他为之题写墓碑。他还表示,谢晋的电影始终在为中国苦难曲折的历史提供人性美,“即便鲁迅在世也一定会承认,谢晋足以与之比肩。”

    余秋雨万字悼念谢晋

    著名学者余秋雨一身肃穆出现在《谢晋画传》的首发仪式上。他说,《谢晋画传》的面世,意味着大家对谢晋的悲悼应该结束了,继之而起的则应是对这位电影大师的仰望,因为“谢晋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座难得出现的文化雕像”。余秋雨还在致辞中透露,他已经写了一篇一万多字的谢晋悼念文章,将刊登在2009年第一期的《收获》杂志上。

    “为了写那篇文章,我曾与许多亲近谢晋的朋友交谈过。”余秋雨说,谢晋痛失爱子谢衍以后,虽然心情沉痛却仍赶赴杭州拍片。“我听说,他和一位同样失去了儿子的朋友在西湖岸边失声痛哭。两个大男人啊,居然在那里抱头痛哭,大家都为之震动了。而我也受到这种情绪的感染,所以就把文章写长了。”

    谢晋不完全属于电影界

    余秋雨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谢晋的价值并不完全属于电影界。“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人正在艰难完成思想的蜕变。然而,很多有思想的文章,老百姓却是看不到的。在这样一个时代,谢晋就像一个启蒙主义者。他的每一部电影都是中国精神领域思想解放的一个台阶。谢晋自己也曾经说过,他成熟在60岁,是和全国人民一起成熟的。而那些通向制高点的磕磕碰碰的山路,就是他走出来的。”

    走出电影世界,谢晋还有一个家。余秋雨感叹道:“你们可以想象,这个高大而疲惫的身影,当他走入家中那个精神状态比较奇异的门庭,他还能够在精神错乱的漩涡中打造出一个人道主义的圣殿。”

    “谢晋”两字不可轻慢

    余秋雨还是谢晋影视公司的顾问之一。“他请我做顾问的时候,我曾劝过一心还要拍片的谢晋,‘你可以不要拍了,可以让《芙蓉镇》成为一个品牌。’”但是,谢晋显然不希望他的名字仅仅是一个品牌的象征。“我们的确很难理解艺术家心中潮水般的创作冲动。谢晋始终努力地想要继续他的艺术创作,努力地用他焦急的脚步来说服我们,并不断地在寻找‘怎么办’?汶川大地震以后,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他还谈到了他的很多创作计划。”

    因此,余秋雨认为,“谢晋”这两个字是中国任何有成就的艺术家都不能轻慢的。“我们要恭恭敬敬地去想这两个字,那充满快乐的形象和一个始终给我们提供人性美的灵魂。”

    谢晋曾要余秋雨题墓碑

    “几年前,谢晋找到我,要我为他老家的宅院写几个字——‘东山谢宅’。为了写那几个字,他才告诉我说,他就是东山谢氏家族的后人,此前从没说过。”余秋雨介绍说,浙江会稽的谢氏家族曾出国谢安、谢玄、谢灵运等许多政治家、文学家,也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山鼻祖。“这个谢氏家族1600年没有离开过东山,现代又出了谢晋这样的大导演,文化气韵真是无限。所以,谢晋在故乡去世也是必然的,是这样一个神秘的电话把他召唤回去的。”

    余秋雨还透露说,谢晋早几年曾有过这样一个愿望,就是他的墓一定要让韩美林设计,墓碑就一定要余秋雨来题写。“我还跟他开过很多次玩笑,说‘你的身体那么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需要我写字呢!’”如今,谢晋已经仙去,余秋雨说:“他在世看到了太多悲伤的眼泪,身后希望人们记得他的笑容。”

    《谢晋画传》简介

    11月21日,是谢晋导演85岁诞辰。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谢晋画传》,原计划是为谢晋贺寿的大礼。该书是谢晋影视公司历经四年多,精心收集和全面整理了谢导的生平资料和珍贵电影剧照后,付与上海知名记者唐宁撰写而成的。谢晋之子谢衍生前曾通过各种途径收集了父亲的许多珍贵资料,书中有些照片就是他在家翻箱倒柜找到的。而谢晋导演生前对该书也十分重视,曾几度亲自审稿,并亲选了一部分图片资料。

    《谢晋画传》的许多内容根据谢晋的亲述和回忆写成,不少图文资料也是首次呈现给读者,为中国电影史留存了一笔珍贵的财富。

编辑:胡珊珊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