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0月,在上海举办的“海峡两岸图书展览”拉开了两岸文化出版交流的序幕,打破了隔绝40年的坚冰。20年间,两岸出版交流从间接到直接,从单向到双向,从一般交流到实质性合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年的出版合作证明,两岸同胞皆为炎黄子孙,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化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唯有加强交流与合作,才能消除隔阂,增进互信,造福两岸同胞;唯有加强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华文明,传承民族精神,才能让华文出版走向世界。这就是两岸出版人共同的心愿。
第一阶段 破冰相识(1988年-1992年)
“首届海峡两岸图书展览”打破了隔绝两岸40年的坚冰,使两岸交流成为可能;“第一届合作出版洽谈会”的举办,标志着两岸出版交流的进一步加强,同时也为两岸出版人的相识提供了机会。
1988年
2月8日,国家版权局印发《关于当前在对台文化交流中妥善处理版权问题的报告》和《关于出版台湾同胞作品版权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为两岸的出版交流创造了必要条件。
4月22日,国家版权局成立中华版权代理总公司。该公司的成立,为维护内地及港台作者权益,扩大大陆与港台的文化出版交流做出了贡献。
10月20日至25日,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和中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盟有限公司联合筹办的海峡两岸图书展览在上海福州路中国科技图书公司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与中国版协副主席、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共同为开幕式剪彩,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秘书长陈恩泉、光复书局董事长林春辉等台湾出版界同行,组团分别从香港或绕道日本参加了展览。
1989年
2月28日至3月2日,由合作出版促进会主办的“第一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在深圳举行。这是我国首次以民间形式举办的较大规模版权贸易和出版交流活动。台湾光复书局、锦绣文化企业、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淑馨出版社等20多家出版机构参加洽谈,这也是台湾出版界第一次成规模地参加两岸出版与版权贸易洽谈。
6月,上海辞书出版社与台湾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双方合作在台湾出版大陆《辞海》(1989年版)的协议。
1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与台湾光复书局在北京就《中国古建筑大系》(10卷本)合作出版正式签署协议。
1990年
2月2日,国家版权局发出《关于认真执行对台、港、澳版权贸易有关规定的通知》,明确规定,对侵犯台港澳作者版权及违反国家版权局以往有关规定的行为将给予必要的行政处罚。
2月,台湾当局在民众的强烈要求下,允许台湾各工商企业团体组团访问大陆。
3月21日至23日,合作出版促进会在深圳举办了“第二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组团参加。中国展望出版社和台北汉光文化事业公司签署了《中国十大古典文学名著画集》的版权转让合同,该书获得台湾1990年“金鼎奖”和优良图书推荐奖。
8月28日至9月3日,“台北出版人访问团”40余人参加第三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并参加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合作出版促进会、中国出版对外贸易总公司举办的“海峡两岸出版交流研讨会”。合作出版促进会会长许力以、中国版权研究会秘书长沈仁干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发行人王荣文等分别介绍了两岸的出版与版权保护情况。
9月6日,三联书店与台湾锦绣文化企业在北京就《中华文库》合作出版举行签字仪式。
1991年
3月27日至29日,由合作出版促进会主办的“第三届合作出版洽谈会”在深圳举行。台湾出版事业协会组织台湾地区40余家出版公司参加。
5月6日至10日,陕西省出版总社主办“1991年西安出版、版权贸易交流会”。来自台港地区及新加坡的19家出版公司与陕西省的出版社开展版权贸易洽谈,共签订版权贸易合同60项(涉及89种图书)。此后,吉、鄂、皖、京等地也相继举办类似的版贸洽谈会。
10月16日至24日,中国版协妇女读物出版研究委员会在北京、泰安两地举办了“海峡两岸妇女读物与妇女形象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著名作家、出版界人士、妇女报刊总编辑等80余人出席了会议。
1992年
3月25日至30日,桂林举办了“第四届合作出版洽谈会”。三联书店、中国大??出版发行《中国大百科全书》和《中华文库》座谈会。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授权锦绣文化企业在台湾发行《中国大百科全书》(60卷)。
9月1日至7日,由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主办的“第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台湾出版界109人到会。合作出版促进会与台湾出版代表团联合举办“两岸图书合作出版座谈会”。
9月,台湾光复书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大陆外文出版社所属的海豚出版社、北京市通县纸箱厂合资设立光海文化用品有限公司,这是大陆第一家两岸三方合资的文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