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威胁世界吗? 让历史告诉未来
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杨发喜博士专著《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使中国崛起成为一个令世界惊叹的新兴强国,崛起后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什么?有人欢呼,有人怀疑,有人担忧,甚至有人惶惶不可终日。最近,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中共中央求是杂志社杨发喜博士学术专著《从"协和万邦"到建设和谐世界》,深入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国际社会一道,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绝不是为了忽悠国际社会,也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传统根据的。
本书以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为线索,以长城的修建、科举制度、"杯洒释兵权"、外交史上的朝贡制度以及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等历史实践为个案,具体分析了中国人尚德不尚武、协和万邦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如何贯彻于中国人的政治、军事、外交古代历史实践中的。新中国成立以来,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外交实践为标志,证明尚德不尚武、协和万邦的传统,确实是经过历史检验的中国人对世界和平始终如一的追求精神和行为准则。
两位德高望重的中国杰出外交家:一位是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合作组织首任秘书长、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国前驻俄罗斯大使张德广先生;一位是外交部前副部长、前中共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华秋先生均在百忙中审阅了书稿,一位为本书撰写了序言,一位题写了书名。 此外,中国前驻日大使、外交部前副部长、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王毅主任在百忙中也对本书给予了推介。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理事长梁守德为此书作序时指出,本书有史有论,从根本上回应了国际社会对中国今后走向的普遍关切,回击了形形式式的"中国威胁论"。他认为"此书为海内外破译中国"和为贵"、"和而不同"的文化密码提供了启发性思考,在国际政治研究中突出了中国思维的主体性,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是值得所有想深入了解中国外交战略精髓的外国外交官和学者们认真一读的一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