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特增“抗震救灾”奖

时间:2008-06-12 09:3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作为行业协会最高奖项,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活动正在进行。经评奖领导小组研究决定,本次评奖特别增设抗震救灾出版物特别奖。日前,就业界关心的评奖问题,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有关负责人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的专访。

  特别奖不影响整体安排

  《中国新闻出版报》: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工作已经开始,据悉,本届评奖将增设抗震救灾出版物特别奖。请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中国版协:在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奖工作进行期间,汶川发生了特大地震。在灾难面前,出版界与全国人民一道,迅速行动,一方面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家园;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出版优势,及时快捷出版了一批配合抗震救灾出版物,并迅速送往灾区,传播抗震救灾知识,提供人文关怀,抚慰灾民心灵,治疗心理创伤,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文化氛围。

  为了表彰出版界这一义举和积极行为,奖励抗震救灾优秀出版物,考虑到第二届优秀出版物奖参评作品出版时间限定为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这批抗震救灾出版物不能参加本届评奖,经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评奖领导小组研究决定,特增设抗震救灾出版物特别奖,包括三个子项奖:图书奖,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优秀科研论文奖。参评作品内容必须直接反映抗震救灾,反映年初雪灾抗灾救灾内容的出版物也可以参加。特别奖参评出版物出版时间延至2008年10月(以版本记录为准)。参评出版物报送截止时间为2008年10月3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推荐报送程序与第二届优秀中华出版物奖相同。推荐数量每个出版单位为一种,类别不限。

  《中国新闻出版报》:增设抗震救灾出版物特别奖,对原定评奖整体安排有没有影响?

  中国版协:对整体安排没有什么影响,原计划年底完成评奖,这没有矛盾。考虑到出版界参与抗震救灾工作的因素,原定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报送作品截止时间延期一个月,由原定的6月16日延长至7月16日。

  子奖项各定评选要求

  《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12月10日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揭晓,当时在业界引起很大反响。时隔两年,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选已经开始,请您介绍一下本届评奖的具体评奖办法。

  中国版协: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每两年评选一次,今年是第二次评奖,下设“图书奖”(50个)、“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50个)、“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60个)三个子项奖。

  关于图书奖,参评的图书需为国家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正式出版、公开发行的图书。具有重要思想价值、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具有一定社会影响,体现良好的导向作用;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三贴近”要求,有一定发行数量,产生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封面设计装帧精美、印刷精良,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一。参评图书出版时间范围是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以版本记录为准。

  关于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奖,参评作品出版时间要求和图书奖要求相同。各类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单位正式出版发行的各类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以及非电子和游戏出版单位经专项报批正式出版发行的电子和游戏出版物都可参评。需要说明的是,规定时间内出版的引进版港澳台音像、电子和游戏作品也可参评。

  关于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报送论文发表时间要求与上述两项相同。论文需在省级及以上公开出版发行的书、报、刊及网络出版(限有互联网出版权的单位)等媒体上发表。要求内容属于出版科研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成果,具有新的研究视角和独到见解,具有创新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没有抄袭行为。一般不得超过5000字,重点专题的研究论文字数可适当放宽。需要说明的是,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发30周年,各单位将关注重视研究出版业改革与发展方面论文的推荐。 

  追求公开公平公正公认

  《中国新闻出版报》:此次评奖程序如何进行?

  中国版协:和首届一样,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经过初评、复评、终评三个程序。初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京中央各部委、中国出版集团及总政宣传部所属的图书出版、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单位报送作品时,由各自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才能向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各自子项奖办公室报送,这就完成了初评。复评,由有关领导、业界专家和学者组成各子项奖评审委员会,负责各子奖项的评选工作。各子项奖评审委员会按照实施细则规定的程序,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获奖作品。终评,复评结果上送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领导小组审核批准评定。然后在《中国新闻出版报》公示,公示无异议后,由中国版协举行颁奖仪式,对获奖作品单位和有关人员颁发奖牌和证书。

  《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优秀出版物奖评委名单是否公布?

  中国版协:公开、公平、公正、公认是一个奖项的生命力,我们在为此努力。公开,体现在评选范围,即所有出版单位和在规定时间范围内的所有出版物都有资格参与评奖,包括引进版港澳台图书、音像、电子和游戏出版物都可参评。公平,出版物评奖故然没法像用秤称、尺子量、秒表卡那样的标准和方法可操作,但是必须尽力做到公平,必须严格按照评选细则评选。公正,为维护评奖的严肃性,防止出现人情和关系因素,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不公开评委名单。公认,即公示。评奖结束后,将对所有获奖作品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上向社会公示。如有异议,经评审委员会严肃认真地核实,异议确属,将取消其获奖资格。(章红雨)
编辑:江洪凌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