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啊,上车”一声热情的吆喝,把台湾东森电视台的蔡庆立迎上了黄包车。伴着叮当的铃声,黄包车晃晃悠悠驶入了城门。街边,古老的酒幌、老式的招牌,恍然以为走进了时空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老成都。作为重点打造的“三国文化节”的重点工程之一,锦里一条街以鲜明的明清时代川西风格吸引了前来采访的“海峡两岸记者锦绣天府行”的记者们。
400米的锦里长街风景独好。牛肉煎饼、转糖饼、捏泥人等民间小吃及民间工艺原汁原味在街边摆开摊子,诸葛连弩、张飞牛肉又以独有的“三国文化”吸引市民和游客踏破门槛。“原来以为只有苏杭产丝绸,原来四川的蚕丝也不错。”看完由一个个小小的蚕茧一步步变成一床柔软温暖的丝绵被后,台湾TVBS电视台的记者不禁发出惊叹。在街边的作坊里,一位位“农妇”洗茧、拉丝,再现传统的四川丝绵被制作工艺,引得围观游客不住称奇。“早听说‘煮酒论英雄’,今天总算知道怎么煮酒了”。在煮酒坊,摄影记者一遍又一遍请老板演示煮酒的过程,从选择酒壶、倒酒、温酒到下酒小菜,老板向记者们一一讲解各中由来,还是满足不了记者们的好奇心。于是,记者成了座上客,老板亲自温酒、端菜,喝一口温热醇香的煮酒,就一粒回味无穷的茴香豆,吃得记者们直叫“过瘾”。锦里的每家店铺、每个摊点都透着浓浓的蜀文化,预计2个小时的拍摄时间在记者们的要求下,一再延长。一桌“三国菜”最终解了记者们的谗,一道“锦囊妙计”、一支“草船借剑”、一场“舌战群儒”、一个“八阵图”……看得记者们目瞪口呆。“在锦里一条街,连吃饭这样的家常事都伴着厚重的文化,真是不简单”,4个小时的拍摄时间过去了,记者们还恋恋不舍,无奈之后的拍摄内容还很丰富,只能带着些许遗憾,离开锦里,赶赴下个拍摄点。(川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