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下,天津市各区县、各系统、各部门和社团组织积极开展津台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交流与合作,津台两地交流团组和人员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2008年以来,我市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赴台交流800余团组共4000余人次,团组数和人数年均增长20%;来津交流近5000人次;赴台旅游57000余人次;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通过天津市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推动我市民间组织、社会团体加强与台湾同行的联系交流。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一中、耀华中学、南开中学、实验小学等二十余所院校与台湾等六十多所大、中、小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在教育教学、交换生培养、合作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我市先后与台湾文化总会、中华联合总工会、女企业家协会、私立学校文教协会以及金融保险、医药卫生、新闻出版、农林牧渔等领域机构建立了新的交流渠道,交流内容的专业性、领域的广泛性不断加强。
二是注重青少年交流。精心组织了十二届“海河情夏令营”大型交流活动,台湾千余名青少年来津交流。组织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增加了青年学生的参与度,密切了两地青少年的感情。举办“海峡两岸青年学生领导力论坛”,搭起了两岸青年学生干部交流平台。举办了两届“两岸青年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研究开展职业教育的新途径,互相借鉴职业教育的新经验,共同推动津台两地职业教育的合作发展。目前,在津就读台湾学生349人(本科学历及以上),关心台生在津学习生活, 积极创造交流沟通的机会,了解他们在津学习生活遇到的问题,努力加以解决。
三是增加津台交流文化内涵。与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连续两年举办了“海峡两岸京剧艺术论坛”,两岸艺术家和知名票友共商传承发展大计、同台交流京剧艺术、联谊共叙同胞情谊、营造传承国粹氛围。成功举办“津台大学生合唱音乐周”,台湾大学、成功大学、东海大学和天津大学、南开大学300余人参加活动,成为创新丰富两岸青年交流内容的一次有益尝试。成功举办“杨永山先生(连战先生专职摄影师)摄影作品展”,通过一张张生动照片,津台两地民众重温了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主席的历史性握手,感受了大陆和台湾同根同源、同生同长的文化脉络,对两岸同胞增进了解、密切联系、积累共识、促进交流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