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台经贸合作跃上新台阶

时间:2012-06-29 1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近年来,两岸经济交流合作步伐明显加快,天津市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依托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津台经贸交流合作快速发展,不断深化产业对接,不断扩展服务业合作,对台经贸合作在平台、产业、政策等方面,以及在会展业、金融 业、房地产业、高端制造业、石化业等产业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津台经贸合作提升到新的水平和层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台商投资总额突破百亿美元。三年来全市吸引台资年平均增长30%。2011年全市批准台商投资项目73个,合同投资总额12.8亿美元,同比增长52.2%;合同台资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1%。在津台资企业增资扩产势头明显,2011年台资企业增资34家,增加投资总额7.3亿美元,增加台资额3.8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70%、138.9%和255.1%。截至2011年底,全市累计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140家,台商投资总额110亿美元,合同台资额70多亿美元,在大陆北方省市处于前列。

  2、成功举办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和台湾名品博览会。2008年以来,我市已连续举办四届津台投资合作投洽会,取得了良好效果,累计1000多位台商来津参会,签署了一批台商投资项目和交流合作备忘录,提升了津台经济交流合作的层次。2009年和2010年我市与台北世贸中心合作共同举办两届台湾名品博览会,每届博览会均有800家台湾企业来津参展,设立2000个展位,两届展会共有近百万市民和采购商到场参观采购,达成意向采购额100多亿元人民币,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推动了我市会展经济发展,是大陆举办同类活动最成功的之一。2011年全市对台贸易总额28.4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其中进口19.9亿美元,同比增长23%。

  3、台湾高端制造业布局发展。台湾百强制造业企业已有近30家在津投资,台商投资我市第二产业的家数和投资额占70%以上,已形成电子信息业、石油化工、食品加工、橡胶轮胎、五金制品、金属铸造等一批台资比较聚集的产业。台湾30余家百大企业集团在津投资50多个项目,包括富士康、友达、光宝电子、英业达、义联、正隆、东元、正新、台玻、大成、和桐、长兴等集团。

  4、台湾金融业北方首选天津。在两岸金融MOU和ECFA签署实施之后,我市对台金融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台资背景的华一银行天津分行2009年已开业,正在筹备第二家支行;台湾国泰人寿保险分公司2010年开业,当年就取得了良好业绩;中租控股集团2011年完成公司注册手续开业经营;台湾工银集团设立工业银行代表处获批开业;台湾宝来金融集团设立了擎天资产管理公司和擎天融资租赁公司;台新金控集团融资租赁公司2012年中将正式开业。台湾土地银行、合作金库银行来津设立分行项目获台湾主管机关批准。

  5、台湾房地产龙头首次落户。2010年,台湾开放房地产业投资大陆,台湾知名房地产集团首次落户天津。台湾远雄集团在中心生态城投资开发建设U-CITY项目,该集团全球第一个生态体验馆于2011年落成开幕。台资汤臣集团作为走出上海的第一站选择天津,与城投集团合作共同建设津湾广场二期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

  6、经济交流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市经贸团组赴台一年一个新台阶,三年团组数平均增长49.6%,2011年达到345个、899人次,同比增长33.72%和7.1%。特别是崔津渡、苟利军、李文喜等市领导率团赴台考察,提升了我市在岛内的知名度。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来,台商对天津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台湾台湾工业总会、工商协进会、工商建研会、电电公会、台北电脑公会、石化公会、台湾金融总会等行业公会和远雄、东元、友达、工银、仲利等集团主要负责人纷纷率团来津考察,三年团组数平均增长35.6%,2011达到132个、1484人次,同比增长21.1%和23.5%。

  7、出台支持台资发展新政策。近年来,全面落实中央惠台政策措施,为台商提供良好生活环境和优质服务,先后制定了《天津市方便台湾同胞就医政策》、《天津市方便台湾学生就学政策》、《天津市促进津台产业合作的政策措施》、《天津市关于支持台资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做好在津就读并取得祖国大陆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历的台湾学生在津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支持台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等,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涉台投资环境。

  8、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认真贯彻落实国台办工作精神,积极引导服务在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研究制定惠台政策措施,扶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涉台投资环境,为台资企业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切实维护台商合法权益,保障台商切身利益;积极争取两岸产业合作项目,为台商提供转型载体。通过组织参观考察、举办研讨会、政策宣讲会等形式,在津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有的从传统产业向商业服务业转型,有的努力开发拓展产品内销市场,有的从出口加工型向内销市场型转型,有的购置设备、提升效率、节省成本。许多在津台资企业通过努力,完成转型升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编辑:王思羽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