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第二故乡:两岸深度融合的“昆山试验”

时间:2014-06-27 14:06   来源:华夏经纬网

  4400多家台企在这里生根。

  10万多名台商及眷属在这里生活。

  900余种台湾商品每天在这里入市……

  昆山,这座坐落于苏沪边界的小城,因为台商台企台胞而享誉海峡两岸。

  500天前,一个全新“国字号”园区的设立,让这里再次为两岸聚焦。

  去年2月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这座中国改革开放的典型城市,又一次在她的发展史上绘上了一个闪光的坐标。

  两岸经济深度融合之旅,从昆山出发。

  深度合作,两岸树起“昆山风标”

  打开昆山地图,4400多家台企星罗棋布,台商子女学校、台资职业学校、台资医院等配套齐全。国家级昆山开发区、高新区、综保区,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以及海峡两岸(昆山)商贸示范区,块块肥沃的试验田,只待转型升级的“金种子”布下。

  国家战略,昆山试验。承载着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转型发展使命的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凝结着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殷切期待。

  根据国务院批复,昆山试验区将瞄准三大建设方向: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中小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

  2013年12月,昆山试验区部省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23个部委共聚一堂,就昆山试验区工作机制、各类平台建设、两岸服务业合作、金融开放创新、贸易便利化等方面达成共识,描绘出一幅两岸合作的宏伟新蓝图。

  500天来,来自宏观层面的新政不断向昆山集聚:

  国台办赋予昆山试验区人员一年多次赴台签注的便利措施,积极帮助做好宣传推介工作,昆山试验区成为第九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2013两岸企业家峰会关注的重点;

  商务部积极推动将昆山对台合作的优势行业纳入ECFA后续协议商谈中先行先试;

  人民银行同意在昆山试验区开展包括台资企业集团内部人民币跨境双向借款业务在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给予昆山试验区设立“两岸人才合作试验区”等6条措施,支持昆山试验区在两岸人才交流合作与管理改革等方面先行先试;

  工商总局支持在昆山试验区开展工商登记改革试点,放宽注册资本、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建立市场主体信用公示系统;

  质检总局支持昆山申请设立针对高风险产品及特殊产品的检验检疫指定口岸,开辟农产品入关入境的绿色快速通道;

  海关总署支持昆山试验区先行复制推广上海自贸区改革措施,批次进出、集中申报等一批新政已开始实施;

  国家开发银行、中国银行总行分别与昆山市签订合作协议,给予昆山试验区金融创新合作先行先试、支持两岸产业合作重大项目建设等多方面支持;

  江苏省政府也专门出台了31条政策措施,助推试验区发展。

  海协会、海基会以及两岸企业家峰会也对昆山试验区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建立了沟通对接工作机制。企业家峰会金融合作小组帮助协调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进一步明确支持试验区金融创新的3方面新措施。

  两岸的意愿和智慧,在昆山这块台资经济生机勃发的大地上汇集;两岸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试验,让昆山再次站上了一个发展的制高点。

编辑:马迪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