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4位社区小学的小朋友表演了自己喜爱的扯铃(即抖空竹)。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中国杂技团的姑娘们表演的《俏花旦》依然是最受欢迎的节目。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孩子们非常开心。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台湾的普通社区居民能和来自北京的知名艺术家们同台演出?5月8日晚上,台南市长荣社区的居民们真的达成了心愿。不仅孩子们表演了自己喜爱的扯铃(即抖空竹),就连年长的老人也踏起了欢快的舞步。由北京市文联、市台办、市新闻办主办,台湾台北市曲艺团协办的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
晚上6点钟,台南市长荣社区的居民们就陆陆续续地来到了小区广场,这里刚刚搭建了一个临时舞台,来自北京的艺术家们要在家门口为他们一台综艺晚会。7点钟,小区广场上已是水泄不通,来晚的居民只好挤着站在广场的两侧,有的干脆把自家阳台当作了“剧场包厢”。
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小伙儿,踏着欢快的鼓点出场了。《和田赛乃姆》,表达的是当地人民丰收时愉悦心情。激情的乐曲,漂亮的服饰,居民们一下子就兴奋了起来,“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新疆舞哟!”当具有雪域风情的藏族舞蹈登场时,台下的居民们随着音乐的节奏边打着拍子边欢呼,颇有西域人民的豪迈气势。(记者 惠晴)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身着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姑娘小伙儿,踏着欢快的鼓点出场了。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青年独唱演员李明阳深情一曲《外婆的澎湖湾》。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能给魔术师当助手,小朋友开心地笑了。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青年相声演员应宁、王磊,这对一胖一瘦的搭档,喜剧效果从一上台就显了出来。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青年相声演员应宁、王磊,这对一胖一瘦的搭档,喜剧效果从一上台就显了出来。两个人现场玩起了脑筋急转弯,诙谐的语言,出人意料的答案,居民们笑得是前仰后合。
当晚,舞台上还来了场PK。中国杂技团的9位“俏花旦”还没登场,社区小学的4位小朋友先耍起了空竹。小家伙们才学了一年,可丝毫不怯场,一些颇有难度的花样儿耍出来,引得叫好连连。当他们看到北京“花旦”姐姐们的精彩表演后,心里又是多了崇拜的偶像。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杨婷婷琵琶独奏《彝族舞曲》。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北京舞蹈学院师生们表演的古典舞蹈《踏歌》。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5月8日晚上,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第二场演出在台南市长荣社区举行,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程派传人迟小秋的京剧清唱《锁麟囊》。 千龙网记者 惠晴摄
无论是程派传人迟小秋的京剧清唱《锁麟囊》,杨婷婷的琵琶独奏,还是王树才的北京琴书,古典舞蹈《踏歌》……都让台湾的社区居民不出家门,就感受到了地道的“京腔京韵”。
演出结束后,热情的社区居民们拉着演员们的手,一个劲儿地道谢,“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真是太开心了,谢谢北京的艺术家们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