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书画家以笔会友 "京味文化之旅"完美收官

时间:2013-05-11 09:00   来源:千龙网

  千龙网屏东5月11日讯(记者 惠晴)书画家以笔会友,艺术家歌舞传情。从台中,到台南,再到屏东,剧场、社区、校园、美术馆、公园,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所到之处,台湾民众无不惊叹一个字——棒。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秘书长说,“这是第一次把京味文化和其它地方文化整合到一起带到台湾。多地交流不仅对自己的文化有新的认识,也会对其它多元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与交流,这样的文化交流效果会更好。今后,我们会拓展更多地域,打造两岸多地的文化交流平台。”

  5月11日上午,屏东美术馆一层小厅内人头攒动,每张方桌都围着一圈人。贺成才、丁嘉耕、刘俊京、李耀林、李呈修、马俊明、邢光辉七位北京书画家和陈英文、林幸雄、李国杨、柯杏霖四位台湾书画家正在这里挥毫泼墨,以笔会友。

  双笔并用,浓墨一笔成脊,淡墨晕染成腹,细细的红色勾唇,寥寥数笔,两尾活灵活现的鲤鱼便跃然纸上。能够这么快就有机会再次与大陆画家进行交流,刚刚在京举办了画展的林幸雄先生表示很开心,“中国水墨画真的不得了,一笔成形,看似简单但是表现的意境很高,最重要的是要表现出生命感。我的画寓意着大陆台湾画家就象两条鱼一样,跨越海峡,互相交流。共同研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两岸书画家的责任与使命。”

  面对热情高涨的书法爱好者们,京台两地的11位书画家忙个不停。短短的1个半小时,丁嘉耕、刘俊京、马俊明、邢光辉四位书法家就写了几十幅字,而李耀林、李呈修两位画家一幅山水写意画下来,也是大汗淋漓。

  北京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贺成长说,台湾的书画家们传统文化造诣很高,美术传统技法娴熟。我们是用艺术的方式进行交流,以画会友,结成两岸美术家的情谊。就象我今天画的《知音》,两个古人在弹琴,悠然自得,体现了大陆书画家对台湾同行的“知音”情绪。

  当晚,2013年“京味文化之旅”的最后一场演出在屏东千禧公园露天广场举行。由台湾少数民族表演的《排湾战鼓》表现着力与美,随后登场的古典舞蹈《踏歌》的柔美舞姿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声、京剧、北京琴书、琵琶独奏、杂技及极具民族地域风情的舞蹈,能一下子看到这么多艺术门类的精彩节目,台湾观众真是High翻了,刘妈妈开心地说了一连串的“棒”。

  北京市文联秘书长陈启刚说,“这一路上,不少人都对我说,去过了很多地方,看过很多演出,我们这台晚会,不仅艺术门类多,这些节目每一个拿出来都是高水平的。文化交流不仅要到剧场里,更要到观众中去,这样的演出形式花费还不多。一方面,打造两岸多地文化交流平台,这是作为文化之都的北京应该做的;另一方面,在文化交流上,我们还要少花钱,多办事,少花钱,办好事, 不花钱,也要办事,这是我们文联人、文化人应该做的。”

编辑:王思羽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