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文化惊艳宝岛 “京味文化之旅”活动写真

时间:2013-05-17 15:00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场景一:5月7日晚,台中港区艺术中心。台湾观众徐先生流连在通往剧场人流不息的大厅内,仔细地观看着在这里整齐摆放的一幅幅呈现北京风景以及历史人文风情的照片,眼中流露出喜悦。听说这里有来自北京的演出,这位66岁的老人很早就从台北赶过来排队,抢着成为了第一个入场的观众。

  场景二:5月8日晚,台南长荣社区。80多岁的杨正国老人和社区的居民一起兴奋地迎接着从远方赶来这里演出的演员们,并用颤巍巍的双手送上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小礼物。老人亲切地拉着大家的手聊着家常,说到自己几年前曾经到北京看过长城、故宫和天安门,神情中洋溢着自豪。

  场景三:5月9日晚,台南艺术大学。青年琵琶演奏者杨婷婷被在这里就读的民乐系的老师和学生团团围住,这位曾经获得过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演员在演出中刚以一曲天籁 “征服”了他们。“知音们”热情地和她合影留念,交流音乐学习方面的心得,探讨演奏的指法与技巧。

  场景四:5月11日晚,屏东千禧公园。中国杂技团《俏花旦——空竹》的演员们在演出开始前,还进行着紧张的练习,然而这次她们中间多了一位“编外人员”——台湾的扯铃(空竹)高手卓家宏,他们会在节目中合作一把。卓家宏与《俏花旦》的演员在一次比赛中相识,得知她们要来演出特地从别处赶过来,畅叙友情、切磋技艺。

  ……

  10天,4场文艺演出,3场书画笔会。

  5月的台湾,刮起一股京味儿文化风。

  100余位参加由北京市台办、北京市文联、北京市新闻办主办的“第十三届京味文化之旅”的艺术工作者辗转奔波于台南、台中、屏东、台北等地,为宝岛群众送上丰富的文艺节目、飘香的书画墨宝、精致的摄影作品,一路散发着馥郁厚重的京味文化的气息;而旅途中留下的众多令人记忆深刻的场景和瞬间,则传递着浓浓的两岸情谊。   

  “节目棒棒棒,场次只嫌太少”

  “看完节目的感受,只能用‘棒棒棒’来形容。即使在北京,也很难看到一场质量这样高、艺术这样多的演出。不过很遗憾,演出的场次太少了,还没看过瘾,大家一定要常来哦!”看完在台中港区艺术中心的演出,正忙着和演员合影的观众张先生似乎还沉浸在观看演出所带来的兴奋之中。和他感受相同的人还有很多,纷纷打听下一场什么时候在哪儿演出。几场演出下来,演员们在宝岛也有了不少 “粉丝”。

  “这一路上,不少人都对我说,我们这台晚会水平相当高。不仅艺术门类多,而且每一个节目单拿出来都很棒。”正如北京市文联常务副主席陈启刚所言,“好看”、“精彩”、“没看够”是演出结束后最常听观众说起的。而为了让台湾观众在当地就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原汁原味的京味文化,主办方在活动构成和节目选择上也是进行了仔细斟酌和精心挑选。此次活动集结了舞蹈、杂技、曲艺、音乐、书法、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共计40多个节目,鲜活而灵动地呈现了北京文化的特色和深厚底蕴。程派京剧《锁麟囊》选段、琵琶独奏《彝族舞曲》、昆曲《牡丹亭?寻梦》、相声《批三国》、舞蹈《春江花月夜》、北京琴书《长寿村》、歌曲《故乡是北京》《北京的桥》等经由迟小秋、杨婷婷、邵天帅、应宁、王磊等演员的倾情演绎,或古朴典雅或热力四射,或韵味十足或风趣幽默,北京的气韵、北京的精神、北京文化的繁荣皆体现在其中。本次活动特别邀请的藏族和新疆维吾尔族演员演出的歌舞,更是吸引了众多眼球,极具地域色彩的音乐、舞蹈、服装让很少看到类似演出的台湾观众惊艳了,纷纷感叹“新疆和西藏的姑娘小伙儿太会唱歌和跳舞了,真精彩!美极了!”

编辑:王思羽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