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淮河流域豫皖鲁三省全力以赴抗旱保苗
去年11月份以来,淮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无有效降水,旱情持续发展,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受旱情影响尤为严重。
去年是安徽省小麦播种面积最高的年份,达3544万亩,比上年增加200万亩。小麦播种基础总体较好,前期苗情基本正常。但由于持续无雨,旱情严重,旱冻叠加,致使小麦苗情发生逆转。全省小麦受旱面积达2439.5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近70%,其中严重受旱面积达1361.3万亩。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河南省平均降水量仅为2.2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9成多,为1961年以来同期最小值。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之大,时间之长,程度之重,都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少有。全省连续百天以上没有有效降雨,小麦受旱面积达4519万亩,占麦播面积的57.3%。山东省今年以来全省降水仅1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少近九成,农田受旱面积已达2030万亩,重旱1000万亩,潍坊、临沂、德州、聊城等地受旱面积都在200万亩以上,部分偏远山区人口和大牲畜出现临时性饮水困难。
为应对日趋严重的旱情,河南、安徽、山东各省加强组织,精心部署,全力以赴投入抗旱保苗。自去年11月下旬以来,安徽省政府两次下达1.11亿千瓦时农业抗灾用电指标,支持受旱地区提水浇灌。动用省长预备费1000万元用于当前抗旱保苗工作,专项安排1500万元农机补贴资金补助受旱地区购置抗旱机械,提前预拨3亿元农资综合补贴资金支持农民购买化肥等抗旱保苗物资。加上各地政府的投入,目前抗旱工作进展顺利,安徽省遭受严重旱情的淮北地区6市高峰时154万人投入抗旱,目前全省已完成抗旱保苗浇灌面积1444万亩,占受旱总面积的六成。河南省是播种小麦大省,"立春"后小麦即将进入返青期。为了抗旱保苗夺丰收,河南提出要集中全力,在未来10天左右的时间,把全省7000多万亩小麦再普遍浇灌一遍。截至目前,河南省投入抗旱资金5.55亿元,日投入抗旱人数85万人,投入机动抗旱设备28万台(套),机动运水车辆2.1万辆次,日抗旱浇灌面积198万亩,已累计浇灌面积5163万亩次。针对日趋严重的旱情,山东省已于日前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抗旱工作责任制,统筹安排冬春季和汛前等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全面做好抗旱保苗各项工作。(王飞)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