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行高度层配备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
近日,国际民航组织通过了我国提交的关于将中国米制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RVSM)标准正式纳入成为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二标准的提案,我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配备标准将于2009年11月正式生效成为国际民航标准。中国民航空管标准上升成为国际民航组织的标准,这在中国民航历史上尚属首次。
RVSM运行一年来,民航空管系统经受住了两次自然灾害和奥运空管保障的考验,实现了提高空域容量、减轻管制调配难度和工作负荷,以及提升运行效率和节省燃油的目的,对于促进航班正常、确保飞行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的成功实施,为国际上其他实施米制的国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我国成功实施RVSM后,国际民航组织秘书长谢里夫和国际航空驾驶员协会主席代表其组织来函表示祝贺。今年年初在杭州举行的国际民航组织第33次RVSM工作组会议对中国成功实施RVSM给予高度肯定。
2008年10月,国际民航组织航委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将中国米制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配备标准正式纳入成为国际民航公约附件二标准的提案,完成了技术层面的审核。根据国际民航组织工作程序,国际民航组织理事会将于2009年3月履行完成最后的审批手续,我国缩小飞行高度层垂直间隔配备标准将于2009年11月正式生效,成为国际民航标准。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