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质监局长合作联席会议召开
7月21日,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10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局长合作联席会议在贵州贵阳召开。会议对近5年来10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部门合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结合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质监工作进行了探讨和交流,签署了《泛珠三角区域质量技术监督干部教育培训合作协议》、《泛珠三角区域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工作人员学习交流合作协议》。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出席会议并讲话,贵州省副省长谢庆生在会上致辞。
蒲长城表示,国家质检总局对区域质监合作一直高度关注并大力支持,对区域质监合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泛珠三角的区域质监合作在标准化工作、区域名牌互认、打假保名优、信息通报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蒲长城指出,质监合作与地方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但随着经济发展,质监工作也会面临很多新问题,在相同的地方遇到不同的问题时要发挥优势互补。蒲长城要求,要不断拓展质监合作领域,积极探索开展相关区域合作项目,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力和有效性。
蒲长城强调,当前质检系统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举全系统之力打好奥运安全保卫战,尤其是食品质量安全和特种设备安全。今年上半年,面对我国南方发生凝冻及四川汶川地震等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各级质监部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工作职责,上下一致、齐心协力,各项质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目前的工作依然繁重,在打好奥运安全保卫战的同时,还要大力推进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工作及玩具、服装等十类产品集中整治行动。
谢庆生在致辞中表示,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大力支持下,泛珠三角区域质监合作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区域间质监部门的交往日益密切,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层次不断提升,特别是在质量振兴、打假保名优、标准化合作以及人才培训和干部交流学习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工作的良好环境。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是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进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于实现区域经济和谐发展、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海南、四川、云南、重庆10省、自治区、直辖市质监局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并就进一步加强技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健全打假协作机制、完善泛珠三角质监合作公共信息平台等方面达成共识。
会议期间,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副省长谢庆生会见了蒲长城一行。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