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监测为青岛奥帆赛区近海海域的浒苔治理护航
近日,青岛奥帆赛区近海海域浒苔治理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气象部门为奥帆赛筹备的气象监测网在浒苔治理气象服务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据青岛市气象局业务科技处处长刘学忠介绍,风、雷电、雾是浒苔治理的高影响因素,青岛市气象局利用先进的气象观测设备,让这些天气无处遁行,将天气预报准确、及时地提供给青岛奥帆赛场海域浒苔处置工作指挥部,保证海上打捞、围油栏布置等工作适时开展,抓住一切有利天气时机加快浒苔治理进程。
由新一代天气雷达、L波段雷达、移动X波段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区域气象观测站、气象观测船、闪电监测网、GPS探测站、浮标站、能见度仪、测风塔、测风激光雷达等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网络,严密监视天气状况,不断将探测资料传送至青岛市气象局,为准确预报天气立下了汗马功劳。
据了解,7月1日至10日间,奥帆赛区近海海域有7天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在50~100米之间,给浒苔治理带来影响,青岛市气象局充分利用GPS水汽监测网、能见度仪等探测仪器,同时利用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以及山东省气象局等的海雾预报模式,在提前预报的基础上,随时订正预报结果,给出适合打捞浒苔等作业的时间,加快治理速度。
在此次浒苔治理气象服务中,青岛市气象局专门针对风做区域风场逐时预报和高分辨率数值模式近海风场预报,提高了对风速、风向等的预报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引进的雷电预警系统和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合作开发的雷电预警系统,在预报雷电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悉,为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在浒苔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青岛市气象局还安排了气象观测船出海开展现场观测,同时在奥帆赛基地周围开展现场人工气象观测,观测内容包括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和能见度等,观测频次为1小时一次,且24小时不停歇。
刘学忠表示,正因为有这些先进的气象监测设备做基础,浒苔治理气象服务才能如鱼得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