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肥、复混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现场会召开
4月28日,全国化肥行业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河北是全国电子监管网建设首家试点省份, 截至今年4月25日,入网企业达到6230家,赋码产品上市企业2719家,114个商场超市专卖店、3198个农资经销网点安装了查询终端。特别是在河北省290家化肥企业中,有192家已经加入电子监管网,入网率达到了66%;69家农药企业中,入网49家,入网率达到71%, 越来越多的农民和经销商开始拒绝没有电子监管码的化肥等农资产品。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推进办主任宋明昌在会上指出,磷肥、复混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其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入和农业经济安全。磷肥、复混肥多年来也一直是广大农民反映质量问题较多的产品,国家质检总局致力于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把这两种化肥纳入9类69种首批入网目录实施电子监管的产品,从根本上解决磷肥、复混肥产品质量问题,防止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
就确保磷肥、复混肥产品顺利完成入网赋码工作,宋明昌提出五点要求。
一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总局确定河北、山西等10个省为全国的重点省,这10个省要结合本省实际确定重点推进区域,突出抓好这些区域的推进工作。
二是落实责任,督查督导。各地质监部门推进办要根据总局确定的推进目标任务,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和时间进度表;同时,加强对基层和企业的服务,对基层和企业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
三是协作配合,整体推进。各地质监部门要与中国物品编码中心的分支机构、中信国检分公司形成推进入网赋码上市的工作合力;同时也要搞好与商务、工商、供销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从生产领域、销售领域到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整体推进合力。
四是加强培训,有序推进。各地质监部门要加强对入网企业有关人员的培训,让企业真正了解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的德政工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质监部门推进办业务骨干的培训,学习河北等省好的做法,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技能。
五是结合业务,彰显功能。各地质监部门应把推进监管网建设和质量监管的各项工作相结合,使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的建设与其功能的应用结合起来统一推进,做到边建设边应用的同步。
会议由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副司长、电子监管网推进办成员严冯敏主持,中信国检公司、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化集团、中国磷肥工业协会、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部分省市质监局相关业务人员和国内部分化肥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当天,与会代表还赴石家庄市双联复合肥有限责任公司现场观摩了电子监管码在该企业化肥产品的应用情况。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