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基地牵手重庆 广达大陆结“良缘”
全球每三台笔记本电脑,就有一台“广达制造”。
作为全球最大笔记本电脑制造商,广达项目,兵家必争。2007年,广达要在中国大陆建第三基地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众多城市纷纷抛出橄榄枝。直到2009年9月,重庆才正式与广达接触。
激烈的竞争后,获胜的为什么是重庆?
紧张:重庆仅得25分
“乌龟如果和兔子比,一定赢不了;但是乌龟只跟自己比,一步一步往前走;而兔子跟别人比,一定会懈怠。”这就是广达集团董事长林百里的“乌龟哲学”,也是广达企业的“乌龟精神”。
乌龟,不仅做事踏实、认真,还很谨慎。
在到重庆之前,广达已考察了多个城市,有的还考察了长达两年多时间。直到2009年9月26日,富士康项目在重庆破土动工,这座正在崛起的IT新城才进入了广达的视野。广达迅速派出考察团奔赴重庆,考察投资环境,对第三基地建设进行可行性评估。
初评结果,足以吓人一身冷汗:满意度25%!如果100分为满分,那么重庆只得到25分!
然而,广达单方面的评估,并没有让重庆退缩。“对重庆而言,广达项目太重要了。”市经信委党组书记沐华平称:“重庆,决不会放弃。”“一旦广达项目落户其它城市,重庆打造亚洲最大笔记本电脑基地的梦想就会破灭,因此,我就给市领导立下军令状:‘广达项目失败,我就引咎辞职’。重庆此战,输不起,只能背水一战了”。
遗憾:两次失之交臂
“其实,我们一直在关注广达。”沐华平告诉记者,早在2008年敲定惠普400万台内销笔记本项目时,重庆就已经在打广达的“主意”。
“惠普落户重庆,必然需要引进一批代工厂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广达。而且广达也是惠普最大的合作伙伴。”沐华平称。
但重庆阴差阳错,曾经两次与广达失之交臂。第一次是2008年底。“当时通过发电子邮件,与广达华东基地方面联系,希望可以去上海拜访。”沐华平说,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双方的第一次见面没有如愿;第二次是2009年2月。当时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的黄奇帆带队到台湾考察,也曾考虑过到广达的总部拜访,但因为未联系上对方,拜访也未成行。
之后,重庆加快了笔记本电脑基地建设,富士康、英业达等相继落户重庆。
转机:市领导两等林百里
2009年11月,重庆找到某著名跨国公司,在该公司高层引荐下,林百里决定第一次亲自访问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市领导亲自会见。
“林百里当时在北京,没想到当天突然下大雪,航班延误。”沐华平说,“于是改到第二天晚上。结果也没有走成。直到第三天,林百里才乘坐早上7点的飞机赶到重庆”,市领导亲自到机场迎接。
与我市主要市领导的高层会晤,不仅给林百里留下深刻印象,更有了“市领导两等林百里”的佳话。
广达高层人士透露,正式那次会晤,让广达感受到重庆不仅有非常了不起的领导人,更有很好的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有远见、有诚意。
满意指数,逐渐上升。
谈判:专业且大气
林百里离开重庆不久,广达的专业谈判团队来到重庆。该团队此行共三天,其中,重庆待一天,另一座城市两天。
为拿下这场谈判,重庆团队做足了功课,并与专业的物流公司一起做测算方案。谈判会上,通过模型,重庆团队帮助广达进行成本测算,并分析广达落户重庆后,可能面临的问题,并给出重庆方面的对策方案。
一方面“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成本模型,另一方面却坚持“本位操作”,做政府该做的。
在谈判过程中,重庆团队既充分考虑到广达的利益,同时又要信守对其它厂商的承诺,确保政策的公平性、连续性和原则性。
谈判结束后,市政府安排将广达团队一行人直接送到火车站台上,并在列车开动前,目送他们安全踏上前往下一座城市考察的旅程。
“一个专业、大气的政府”———是广达谈判团队对重庆的评价。
谈判结束后,“重庆满意度”直接提升至85%!这是第三方管道传递的信息,重庆团队信心大增。
握手:多方共赢的结局
2009年的最后一天,重庆市收到广达发来的一封电子邮件。
邮件中,广达正式表态,将投资重庆,并希望近期与重庆签约。
然而,就在一个月前,重庆方面还心怀忐忑。“虽然满意度提升到85%,但谨慎的‘乌龟精神’,让广达迟迟不做决定。”
在全市经济工作会召开的当天深夜,重庆团队还连夜奋笔疾书一封长达2000多字的电子邮件,再次给广达讲解成本测算的方法,以及问题解决的路径。
而广达的战略合作伙伴———惠普高层也亲自出马,飞抵台湾与广达高层面谈,希望广达尽快落户重庆。
多方的努力,终于促成这段“良缘”。
这,同样是一个多赢的结局。惠普,迎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伙伴,方便信息交流和节省物流成本;广达落户重庆,不仅可享受更低廉的要素成本,更优惠的政策,重庆作为未来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还将为广达提供更完善的配套,以及更多的订单;而重庆,标志着打造亚洲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基地,正式驶入了“快车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