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通台北2011将开盘 陆企助力台湾经济发展
首个大陆品牌房企在台项目万通台北2011计划在于6月底在台北开盘,这是继北京、香港二度热销后,万通台北2011的又一个大动作。来自开发商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单月销量占一季度的80%,5月初在香港的成交量对比第一次的香港推介会多了一倍。
作为大陆首个进军台湾的房地产项目,万通台北2011的销售数字已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热销成绩单,在两岸经贸投资方面空前活跃的前提下,大陆企业已经在逐渐适应台湾的投资环境,并且陆资的进入为保持台湾的经济增速起到重要作用。
2008年台湾大选之前,台湾当局就已提出将开放大陆居民投资台湾商用不动产,包括观光饭店、休闲旅游设施等规划。随着大陆资金赴台投资房地产市场政策逐步放宽,台湾房地产市场将会吸引不少陆资流入。
在写字楼方面,与亚洲其他主要城市比较,台北市的写字楼租金相对较低,加之其位居东亚中心枢纽的有利地理位置,两岸交流陆续开放后,台北写字楼需求将会有所增加;在商铺和酒店市场方面,随着消费者信心回升以及大陆游客数量不断增加,这两个市场受惠颇多,发展前景看好。
目前,大陆一些企业对投资台湾房地产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较高的积极性。大陆房地产代表团已多次赴台考察房地产和重大开发项目。万通控股董事长冯仑在参加“2008两岸地产高峰会”就表示,希望承租台北101大楼80层以上130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作为万通在台总部以及大陆企业的办公据点,引起岛内媒体的关注。另外,中远、中铁、中煤、国航、海南航空等大企业也希望在台设立办事处,以开拓岛内市场。
从目前两岸关系变化与两岸经贸往来发展的方向上看,“陆资入岛”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为适应入世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新形势及刺激岛内房地产、振兴经济,台湾当局在民间企业界的强烈要求下,开放外资与大陆资本投资台湾房地产问题进行了多年研究与规划。
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殷存毅说,大陆企业走出去,到境外投资生产,也是“十二五”期间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具体到两岸方面,陆资入岛投资对于台湾经济发展是一个机会。台湾经济过去10年一直不太景气,而且岛内南北部经济发展差距也较大。他认为,陆资入岛投资实际上也是重塑台湾南部经济辉煌。
殷存毅进一步分析指出,而大陆企业增加对台湾的投资,将改变过去台商对大陆单向投资为主的模式,变为双向投资。从单向投资到双向投资,从单一形态到多元化形态,从内循环到产业链的合作,可以看出,两岸经贸合作将实现“大交流”的格局,经贸关系将更加紧密,更加相互依存。殷存毅强调,在这个过程中,大陆企业入岛投资哪些领域和采用什么方式进行投资,两岸可以通过经合会平台或者两岸两会机制进行商谈。
“十二五”期间,大陆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新特点和重点,每一方面对于两岸经贸交流和台湾经济发展都具有新的机遇。为此,殷存毅呼吁,两岸投保协定要尽快落实,要签下来;另外,两岸金融合作也要尽快落实,他进一步分析指出,涉及到两岸经济活动,金融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进一步加快出台这些具有制度性、基础性的配套措施,才能真正抓住和利用“十二五”带给两岸的商机,进一步推动两岸经贸交流,使两岸更多民众从两岸经贸交流中尽可能地享受到更多利益。
就两岸经贸关系的正常化与台湾经济发展的需要讲,台湾当局的大陆经贸政策总体上会朝着持续开放的方向发展。其中,有关大陆企业赴台投资的政策也会适时开放与调整。
从这个意义上讲,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及从事相关经贸活动,将是一种不可回避甚至是不可阻拦的趋势。特别是开放大陆企业赴台投资逐渐成为岛内各界尤其是国民党与民进党两党的共识。
马英九在选举中提出“幸福工程”与“爱台12项建设计划”,第12项内容为“陆资进岛”,开放陆资进岛,开放房地产投资。民进党当局在选前也提出开放陆资在台投资不动产的政策意见。
在中国大陆方面发改委、商务部、国务院台办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管理办法》。进一步鼓励、引导和规范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直接投资,实现两岸经济互利共赢,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文件全文长约1500字、共19条,明确指出,大陆鼓励和支持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大陆企业赴台湾地区投资应遵循互利共赢和市场经济原则。
文件规定大陆投资主体赴台湾地区投资,应符合三个条件,即在大陆依法注册、经营的企业法人;具备投资所申报项目的行业背景、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有利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危害国家安全、统一。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