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盟中央促两岸经贸合作
2009年7月,台盟中央向中共中央提交的《关于推进“台资西进,IT先行”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几点建议》获中央领导的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结合台盟中央的建议制定和充实相关规划。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还专门召开会议落实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批示,并针对台盟调研报告中的建议回复了五个方面的具体意见,提出了促进西部地区IT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复函认为台盟中央所提建议对于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IT产业合作,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形成这份报告并非偶然。从2008年“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到今年的“推进台资西进、IT先行”,都是台盟中央为力促两岸经贸合作,推动两岸经济发展,精心组织、周密设计,深入开展调研活动的成果。
为了准确把握两岸经济合作的趋势和最新动向,2009年4月1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率调研组就渝台经济合作情况赴重庆调研。在听取有关方面的情况介绍后,调研组详细了解了重庆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尤其是IT产业转移的现状、优势和规划。17日,台盟中央就推进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和内陆开放型经济建设、推进“渝台合作、IT先行”,将重庆建成“两岸IT产业合作示范市”同重庆市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发挥参政党的政策咨询和对台联络优势,为加强渝台产业合作、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出谋划策。作为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台盟中央会同台盟重庆市委围绕推进“台资西进,IT先行”战略开展近两个月的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推进“台资西进,IT先行”的战略,对于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以及我国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推进两岸和平发展的重大举措。鼓励西部地区承接台资IT产业的“西进”转移,是推动国家IT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持。发挥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在西部地区的引领作用,建设国家级的两岸IT产业合作示范区,是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推手。同时,从西部地区自身发展看,抓住当前台资IT产业大规模“西进”的历史机遇,发挥重庆等西部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是推动西部地区进一步开发、开放的重要途径。
调研组了解到,台商投资向中西部转移,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台湾企业对大陆开放市场的强烈需求,都为渝台加强IT产业合作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重庆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交通、政治洼地、产业基础、城市环境等优势为渝台合作创造了重要的条件。但生产要素成本偏高,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弱,IT产业高端人才缺乏,是目前重庆市IT产业发展存在的最主要问题,也是中西部地区发展IT产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结合调研中掌握的具体情况,台盟中央建议,大力支持和鼓励西部地区优先承接台资IT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规模转移,将重庆确定为国家级的“两岸IT产业合作示范市”,发挥重庆作为西部主要经济引擎和直辖市所应有的辐射功能,引领和带动西部地区的IT产业实现快速发展;健全机制、创新模式,尽快建立两岸深化IT产业合作交流的高层磋商渠道,推进两岸金融服务和贸易结算的便利化,创新研发投入扶持模式,实施“西三角”战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的融合和发展;在承接台资IT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对西部地区给予适当的工作指导和政策支持;在建设“两岸IT产业合作示范市”的探索中,给予重庆适当的政策优惠。(徐梓)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