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生活手册

女高管能否“搞定”男人帮?

2011-11-25 08:27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编辑:王思羽

  在刚刚过去的10月,米歇尔·盖斯被提升为星巴克EMEA(即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总裁。这位女将已在星巴克工作了15年。2008年初,星巴克销售额一度狂跌,当时CEO霍华德·舒尔茨提拔盖斯担任首席战略官。几年后,销售业绩证明盖斯是一位优秀的女高管。舒尔茨称赞她“是一位富有胆识的领导者,她身上罕见地融合了业务管理以及人际技巧两方面的能力。”

  近几年,各行各业都在大谈女性领导力的话题,女性的管理能力在不断的被证明,被称颂。以中国女性高管为例,在胡润公布的全球最富有女性的排行榜上,全球20位拥有10亿美金的白手起家的女富豪中,有11位来自中国。排名前三的女性都来自中国,分别是现年53岁身价380亿元的张茵、现年46岁身价280亿元的吴亚军和现年69岁身价270亿元的陈丽华。

  然而,虽然女性高管人群在崛起,但现实则是大部分高管仍旧以男性为主。SOHO中国CEO张欣女士最近发了一条微博:“在华盛顿参加CEO Council,黑压压的黑色西服,美国CEO几乎清一色的男性。”

  对于女性高管比例小的原因,有媒体称,“人们往往简单地认为,从生物本能看,女性经常主动放弃职场回归家庭;从性格特质看,女性眼光短浅、自信心差,因此坐不上最高的位置。但原因远非如此浅表。”

  中国女高管比例增,能否被接受?

  女性高管的比例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结果。资料显示,世界各国的公司管理层平均只有1/4是女性,有1/3的公司根本没有女性参加管理。参与公司管理的女性比例最低的是日本,只占7%,其次是比利时(12%)和丹麦(13%)。

  在日本,该国占据高级管理职位的女性人数“寥寥可数”。据悉,日本25年前通过《男女就业机会均等法》,力图应对工作上的性别差异。日本政府定下目标,希望在2020年前把女性高管比例提高至30%。不过,日本企业似乎对这一目标“不感冒”。

  根据日本共同社的报道,在110家接受调查的大型企业内,107家企业宣称使用女性人才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然而,调查数据却与之相悖,这些企业的部门内,平均仅5.4%的领导岗位由女性担任。规模较大部门的管理层中,女性经理人数占2.5%;首席执行官人数上,这一比例更是只有1.7%。

  相比之下,俄罗斯的女性高管人数则位列全世界第一。俄罗斯《新闻时报》报道,俄罗斯商界越来越青睐女性,私人公司的高级管理者中42%是女性,所占比例位居各国之首。

  另据调查数据显示,在过去的8年中,菲律宾高管中的女性比例从39%增加到47%,印度、新加坡等国的女性高管比例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波兰、法国的女性高管比例分别从36%和21%降至21%和18%,美国的女性高管比例仍是20%。

  对于中国而言,女性高管人数则明显增加。去年《中国企业家》杂志发布了国内上市公司女性高管状况的年度报告,结果70%以上的上市公司董事或高管都有女性身影。在房地产行业,拥有女性高管的公司占比达到83%左右。

  根据最近一份名为《国际商业问卷调查报告》的资料显示,在中国的女性高管中,担任CEO一职的比例高达19%,远远高于全球8%的平均水平,排名全球第二。女企业家约占全国企业家总数的20%,中国女性自主创业的比例比10年前提高了17个百分点。

  在中国女性高管任职方面,首席财务官或财务总监排在了首位占69%,其次为人力资源总监(43%)、销售总监(37%)和运营总监(23%)。很多女性高管在企业中常常身兼多职,涉及财务、人力、销售和运营等多个方面。

  然而女性高管人数虽有增加,但却不受下属“待见”。《哈佛商业评论》曾对1000人进行采访,其中2/3的男性和1/5的女性表示,如果有一个女老板,心里会觉得不舒服。只有大约9%的男性主管和15%的女性主管能够接受并乐于在一个女老板的手下工作。

  在中国的调查也显示,有43%的人对女老板持否定态度。中国的传统观念依然认为应该“男主外、女主内”,不仅男性这么认为,女性也深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第一财经周刊》也曾做过关于女高管的调查,回收的男女受访者比例各半的164份问卷显示,不但男性不希望自己的上司是女性,连女性也排斥同性的上司。

  另外,问卷中尽管大部分男性认为女高管稀少的原因,在于她们要承担生育和更多家庭责任。女性管理者职位越高,面对的人际关系问题也越大,只有靠能力和手段来服众,再凭借不断沟通来培养相互的信任。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 

责编信箱:tsfwzx@taiw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