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网
  
北京 晴 5 ~ -5 ℃ 微风/台北 多云 26 ~ 19 ℃ 微风
各地台商
台商权益保护
优惠政策
经贸资讯
台资企业协会
人物
台企名录
问题排行榜
台胞与医疗
子女教育
生活手册
美食娱乐
农民创业园

 

 
字号:
海这边的甜蜜事业 台商叶锦湖:从金门到厦门

  时间:2007-12-06 10:50    来源:台商周刊     
 
 

    小时候,他从金门海边遥望厦门,觉得海的这边是如此神秘,对此充满无限幻想;长大以后,当他再次遥望厦门时,多少次想到要把事业开拓到此岸;如今,他已经如愿以偿了,看海的心情也完全不一样了……

    作者:商报记者 莫晓敏

   “汗水,无所谓,是我经验的堆积;低潮,无所谓,是我为巅峰的准备;失败,无所谓,是我成功的原因……”这句话非常适合用在金门商人叶锦湖的身上。从小在金门长大的他,跟很多闽南人一样,都拥有一种“海的特性”,具有冒险及做事充满拼劲的精神。他热爱骑马,在学骑马的过程中,多少次从马背上摔下,甚至连骨头都摔裂了,也不叫疼;他热爱自己的事业,10多年前,他从小金门来到大金门当一个小小的送货员,后来自行创业,成就贡糖的一番事业,并引导金门贡糖行业从手工作坊向现代企业转型,开创了金门特产观光游。就在去年,他又将事业的脚步延伸到厦门,决心在大陆开创事业的另一个巅峰。

    回望:金门农家潜心贡糖业

    在大陆这边,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之后,叶锦湖还是习惯性地到厦门环岛路。漫步沙滩上,回望他的家乡金门,当初他的事业在金门起步时所经历过的一幕幕也油然生起。

    在踏入贡糖行业之前,叶锦湖仅仅是一名杂货店的送货员。上世纪80年代末,听闻金门要解除军事戒严的他,一早便意识到这将是一次创业致富的良机。于是,他开始致力于开创金门特产观光游,在台湾当局开放本岛居民赴金门旅游的那一年,他成立了一家贡糖企业,将金门三宝之一的贡糖传向台湾岛内。

    回望创业初期时的那一段辛苦经历,叶锦湖刻骨铭心。“当时,金门生产贡糖都是以家庭作坊为主,为了保密技术,均不向外传授工艺,而我家世代为农,对贡糖的制作方法根本不了解。”为了学得贡糖的制作工艺,叶锦湖和弟弟到市面上买来各种牌子的贡糖,不断研究其成分,摸索出各种贡糖的配方。
    创业之初,兄弟俩借来3万元新台币,买了一台二手机器,开始生产贡糖。为了研制出各种口味,他们每天都到厂房里做试验,研发过程中倒掉的不合格贡糖就有好几吨。生产半年多后,他们才敢开门市店,销售自制的贡糖。从1991年到1993年,差不多三年时间,叶锦湖一直未能打开销路,他顶着巨债的重负,备感苦恼,几次差点放弃,这种情形熬到1994年才有所改观。

    如今,叶锦湖在金门共有3家“厂店合一”和7个门市店,店面密度在金门各商家中最高。在近年金门观光产业不理想的环境下,叶锦湖的金门贡糖销量却能稳健递增,如今达到年营业额1.2亿元新台币,成为金门第一大民企。

 
编辑:张方翼    
 
相关新闻
·[视频]林淑丽与智障孩子的两岸奇缘       ·佛山台商周樑成:行善快乐 不能用金钱衡量      
·台湾佳果海南生根 黄益丰建最大莲雾生产基地       ·林文定讲述投资海南甘苦      
·[视频]台商故事:卖瓜子卖出的亿万富翁       ·[视频]台商故事:卖瓜子卖出的亿万富翁      
图片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