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台湾作家琼瑶

时间:2008-11-29 15:41   来源:SRC-476

 

琼瑶

 

  琼瑶基本资料:

 

姓名:陈喆  英文名称:Chiung Yao 笔名:琼瑶
生日:1938年4月20日 星座:金牛座
学历:高中毕业 婚姻状况:已婚
最喜爱的季节:秋季 最喜欢的动物:狗
最喜爱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嗜好:诗词、小说、电影
优点:感情细腻,文笔优美,诗词功底深 籍贯:湖南省衡阳
  

  琼瑶原名陈喆,衡阳县渣江镇人。1938年4月20日生于四川成都,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父亲陈致平是大学教授,母亲袁行恕出身书香门第。高中毕业后不久结婚生子,做主妇的同时开始尝试写作,其后步入职业作家行列,并进入电视、电影制作行业,其间婚姻破裂。现任丈夫为其经纪人、出版人,经营家庭作坊式的皇冠出版公司,琼瑶所有作品均由该公司出品。
  

  中国台湾当代作家。原名陈喆,笔名琼瑶、心如、凤凰等。湖南衡阳人。她生逢战乱,1949年随家迁台湾,就读于台北师范附小及台北一女中。高中毕业后未能考取大学。16岁在台湾《晨光》杂志发表短篇小说《云影》。读高中时,先后发表200余篇文章 。1963年自传式长篇小说《窗外》出版,一举成名 。1963 ~ 2008年 ,共创作长篇小说 《幸运草》 、《烟雨蒙蒙》 、《 几度夕阳红 》、《彩云飞》 、《心有千千结》 、《在水一方》 、《月朦胧 ,鸟朦胧》 、《雁儿在林梢》、《碧云天》、《冰儿》等42部。美化人生的爱情理想是她小说的主旋律;曲折新奇、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是她小说引人入胜的主要手段;具有浓郁诗意、雅俗共赏的文学语言是她小说独具魅力的重要特点。因此她的言情小说拥有庞大的读者群。并有大量作品被拍成电影、电视片。

 

  琼瑶身世:

 

  琼瑶的父亲陈致平曾任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母亲袁行恕曾任台北市立建国中学国文教师。外祖父袁励衡为银行家,曾执掌交通银行。曾外祖父是翰林,伯父是宣统皇帝之师。母亲的胞妹袁静为作家。母亲的胞姐袁晓园为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汉语拼音发明人。琼瑶的妹妹陈锦春、妹夫陈壮飞,都曾任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General Sciences Corp.科技顾问公司共同创办人,被认为是华裔在美创业的先驱之一。
  

  琼瑶也是作家金庸的远亲,金庸的堂妹为琼瑶的舅母。琼瑶的媳妇何琇琼是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艺术指导。

 

  附:

 

  主要作品:

 

  《窗外》、《幸运草》、《六个梦》、《烟雨蒙蒙》、《菟丝花》1964年夏于台北


  《几度夕阳红》1964年8月30日 、《潮声》1964年底 、《船》1965年7月15日於台北


  《紫贝壳》1966年6月29日深夜 、《寒烟翠》1966年3月18日于台北


  《月满西楼》1966年暮秋 、《剪剪风》1967年5月14日夜


  《彩云飞》1968年3月9日黄昏於台北 、《庭院深深》1969年3月25日黄昏於台北


  《星河》1969年12月廿日晚初稿完稿/12月26日修正完毕


  《水灵》1971年1月14日於台北 、《白狐》1971年8月14日


  《海鸥飞处》1972年3月20日午後於台北


  《心有千千结》1972年12月29日夜初稿/1973年1月3日夜修正完毕


  《一帘幽梦》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毕


  《浪花》1973年4月12日夜初稿於台北/1973年5月8日午後修正完毕


  《碧云天》1974年1月9日夜初稿完稿/1974年1月29日修正完毕


  《女朋友》1974年5月初稿完稿/1975年3月7日再稿完稿


  《在水一方》1975年1月15日黄昏初稿完稿/1975年1月29日凌晨再稿完稿/1975年2月6日深夜三度修/1976年3月13日黄昏四度改定


  《秋歌》1975年8月13日夜初稿完稿/1975年8月21日夜初度修正/1975年8月28日二度修正


  《人在天涯》1976年3月5日夜


  《我是一片云》1976年4月8日黄昏初稿完稿/1976年4月15日午後一度修正/1976年4月22日晚二度修正


  《月朦胧鸟朦胧》1976年9月26日凌晨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雁儿在林梢》1976年9月20初稿完稿/1976年10月1日晚一度修正/1976年10月21日再度修正


  《一颗红豆》1977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8年1月12日黄昏修正


  《彩霞满天》1978年4月17日黄昏初稿完稿/1978年5月11日黄昏初度修正


  《金盏花》1978年11月27日深夜初稿完稿/1979年1月17日初度修正/1979年2月16日二度修正


  《梦的衣裳》1979年5月15日夜初稿完稿/1979年7月22日初度修正


  《聚散两依依》1979年12月3日午後初稿完稿/1979年12月18日晚改写完稿/1980年4月24日最後修正


  《却上心头》1980年8月11日夜初稿完稿於可园/1980年8月27日夜修正於可园


  《问斜阳》1980年12月9日初稿完稿於可园/1981年2月23日黄昏修正於可园


  《燃烧吧!火鸟》1981年5月12日黄昏初台北可园/1981年8月4日深夜修正於台北可园


  《昨夜之灯》1981年11月30日夜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园/1982年3月1日深夜初度修正於台北可园/1982年3月5日午後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园


  《匆匆,太匆匆》1982年9月16日午後写於台北可园


  《失火的天堂》1983年6月14日凌晨初稿完成於台北可园/1983年8月28日深夜修正完成於台北可园/1983年10月4日夜再度修正於台北可园


  《冰儿》1985年7月4日初稿完稿於台北可园/1985年8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园


  《剪不断的乡愁》1988年10月15日写於台北可园


  《我的故事》1989年2月14日黄昏完稿於台北可园/1989年5月11日修正于长沙华天酒店


  《雪珂》1990年10月15日完稿於台北可园/1990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园


  《望夫崖》1990年12月21日完稿於台北可园/1991年1月31日修正於台北可园


  《青青河边草》1992年1月8日完稿於台北可园/1992年1月17日修正於台北可园


  《梅花三弄系列》:《梅花烙》1993年7月26日於台北可园、《水云间》1993年8月26日於台北可园/1993年9月3日修正於台北可园(《鬼丈夫》由彭树君执笔改写)


  《两个永恒系列》:《新月格格》1994年6月22日完稿于台北可园、《烟锁重楼》1994年8月10日完稿於台北可园


  《两个天堂系列》:《还珠格格I》1997年7月19日完稿於台北可园/1997年7月30日修正於台北可园、《苍天有泪》1997年10月14日完稿於台北可园/1997年11月5日修正於台北可园


  《还珠格格II》、《还珠格格III天上人间》、《又见一帘幽梦》

编辑:李丹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