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用后现代的方式解构张爱玲的名著《红玫瑰与白玫瑰》;她改写经典名著《赵氏孤儿》,将孤儿一生的罪孽和赵氏三百口被诛,归结于一个女人的错;她去爱丁堡做讲座,向外国演员讲解中国最高深的阴阳如何应用于表演……田沁鑫无比顺溜地谈及对现代舞台剧及中国古典戏剧的理解及感受,跳脱古典和现代中间的那条鸿沟。
情绪阴阳生发法
排演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四世同堂》,田沁鑫对戏剧舞台上感情的拿捏颇有心得。
她受太极鱼的启发,独创了一套“情绪阴阳生发法”,用来启发演员对角色情绪的转换和生发,让与田沁鑫合作过的演员都受益匪浅。去年,田沁鑫受邀与英国新锐导演交流,信手就画上一个太极图。
“太极图由阴阳两块组成,阳面代表正,阴面代表负。”她说,大多数舞台上的情绪表演,都可以用太极图示意的“阴阳生发法”来解释和练习。这套“田教授”自创的简单方法可以瞬间提升演员的情绪演技,屡试不爽。“我以9种常见的情绪表演,来向从没有接触过阴阳的外国人,举例解释‘阴阳生发法’的具体运作方法。就拿‘较劲’来说吧,较劲是个有力量感的情绪,演员通常以为表演较劲,就必须攒足力气,给人一种很正面、很有力的感觉,像是阴阳中的阳面;但通过深入分析,你可以知道,较劲的人并非如表面呈现的强而有力,他可能正是由于心里自卑、低潮的阴面触动,才慢慢滋生出较劲的阳面,为了掩饰阴面的自卑,阳面的较劲也会愈来愈壮大,这样就完成了情绪上的反转——从阴面转成阳面。”
“无论是生活或者演戏,情绪都是极其复杂的东西,并非简单的呈现,阴阳互相的包含和转换之中蕴含着大智慧。没有一种情绪是无中生有的,通过阴阳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平时一些不被窥见的根源。当这种根源被发掘出来,演员表达起来就非常方便。阴阳情绪练习可以给演员一把钥匙,会让他们对情感有更深的理解,这些情感放到戏剧里,就会生出背后的阐释。”
中国故事需要“翻译”
中国出生,外国长大,少年时代无意间已历经过莫大文化对撞的田沁鑫,在成熟后自然而然选择了“翻译”和“改编”两种方式,来做她的戏。
“小时侯去日本和英国的交流,让我对国外艺术及戏剧有了一个懵懂的认知;同时,我本人又特别喜欢中国故事,对中国古典的题材也很感兴趣。”田沁鑫选择将中国经典的戏剧和小说重新揉捏出一种“现在进行时”状态。“接下《明朝那些事儿》的本子,是因为这本书将惶惶然三百年的明史,用评书的方式‘翻译’到当下。很多年轻人看不懂《明实录》,但看起这些‘翻译’过的小说来,都会很愉快。光追忆古典没什么意思,我想做的是将中国古典的艺术现代化地呈现出来。现在就需要这么一个转换器。”
将这本冗长的线性小说搬上舞台时,田沁鑫再度发挥了她的“翻译”手段,结合现代玻璃画装置艺术,将“断代史”妙趣横生地展示出来:无数道玻璃等距排开,每一道上都绘有中国古典山水画,晶莹剔透的玻璃上雾蒙蒙地呈现完整的图画。
《金刚经》读出人生感悟
在舞台剧的制作上有没有更好的创意、是不是符合现代化的审美,这些都是田沁鑫时常逼迫自己去思考的问题。在用情绪叙事的同时,田沁鑫渴望传递给观众一种很强的正面气场。“正面地反映当下,现在年轻人需要正面力量。”
导戏时很多人会跟着感觉走,走着走着就跑偏了。为了避免这个问题,田沁鑫去看《金刚经》,也会从儒家、道家典籍中获取一些智慧。
“这些东西都超越了平常看的小说。我不想虚妄地度过人生,不希望情感里充斥着自恋的东西。排戏时我会到台上为演员演示,其实我并不能指导他们太多,而是自己沉浸在非常high的状态中,从中悟一些东西。如果悟不到,也会做出半成品和次品,一般一台戏只要演到第二场就能知道是不是做差了。以前我不承认差,现在反而能够接受。比如《四世同堂》的出票很快,但有观众看完戏后会抱怨说改编得很差很烂。如今的我会自虐般地喜欢观众的骂,“淋着狗屎雨,等待新生!”
关于田沁鑫
●朱德庸 田沁鑫最近的动作,是与朱德庸的合作,这部《大家都有病》将二维的漫画和三维的动画。朱德庸为此剧设定了一个创意性的开头,“一个普通的都市男人被女友甩了,对人生无望的他决定自杀,他在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时候正好获得了第100万个死亡人的大奖,死神给他回到人间三天的奖励。”
●新写作计划 在北大发起“田沁鑫·新写作计划”,联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国话、上话、北京儿艺、北大培文及苏格兰国家剧院等单位,从即日起至4月底征集中文原创剧本,于7月中旬选出6名优胜者,派往英国学习,所写剧本将在2013年参展英国“一个戏一个派一杯酒”国际演出季。
●刘德华 由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田沁鑫执导的演出超过100场的舞台剧《四世同堂》,被一直致力推动演艺工作的刘德华近日以FocusTheatre Limited映艺剧团名义,于4月在香港文化中心作3场慈善公演。(申江服务导报 撰文:计华群/图:本报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