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毛泽东最坏打算:去给蒋介石“洗脸”

时间:2011-06-03 13:20   来源:北京日报

  “弥天大勇”。1945年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时,著名民主人士柳亚子曾经如此赞叹。

  重庆谈判发生在国家前途命运的紧要关头。经过8年浴血奋战,英勇的中国军民终于打败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接下来,建设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的国家,是全国人民一致的愿望。就在这时,蒋介石三电毛泽东,邀他前往重庆谈判。

  然而,国民党其实并无诚意,而蒋介石的刻薄寡义早有明证。西安事变后张学良的遭遇便是前车之鉴。但毛泽东还是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用行动昭告世人,中国共产党人是真诚谋求和平的,是真正代表了中国人民利益和愿望的。

  43天的谈判,未能达成人们想要的和平,却成为中国转折的契机。

  “毛泽东先生来了!”

  1945年8月28日,一向多雾的重庆却是个大晴天。

  刚过中午,《新华日报》采访部主任石西民坐着吉普车,风风火火地来到《大公报》记者王淮冰家。石西民告诉王淮冰:“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下午要到重庆了。”约他一起去采访。

  得知这个消息,王淮冰喜出望外。这几天,他与重庆新闻界的朋友们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毛泽东会不会冒险来重庆与蒋介石和谈。正反两方,各执一词,似乎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没想到,议论正酣,毛泽东已经率团飞到重庆了!

  王淮冰坐上石西民的吉普车,一路向机场飞奔,沿途又接了《大公报》记者彭子冈和《新民报》记者浦熙修,最后当郭沫若、于立群夫妇上车时,一辆小小的吉普车已挤满了人。

  “僵持八年,令全国非常焦急关注的国共团结问题,已因中共领袖毛泽东氏飞临陪都而开朗。”王淮冰后来回忆,他这句新闻导语,就是在这辆闷热拥挤的吉普车中构思出来的。

编辑:冯存健

相关新闻

图片

本网快讯

热点新闻

奇闻趣事

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