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11日电 据台湾《联合晚报》报道,景气逐步回暖,台湾各大企业近来纷传佳音,不过,中小企业还是困难重重。
台湾中小企业协会理事长林秉彬表示,金融海啸时,许多大企业要求上游的中小企业共体时艰,延迟付款从以往3个月普遍拉长到9个月,甚至到10个月以上,但经济好转,却成新规,不愿改回,已让中小企业面临极大困境。
林秉彬表示,台当局“行政院”日前宣布放宽中小企业信保基金承保条件,对中小企业资金调度确有明显帮助,但日益恶化的价金延迟给付情况,则让不少中小企业现仍深陷景气泥淖之中,他呼吁相关部门应加速拟出相关规范。
林秉彬表示,过去八成的中小企业是自行出口,再加上一般大企业延迟付款大多是1、2个月,问题还不严重,但目前有一半的中小企业从事零组件供应,而一场金融海啸下来,许多大企业给付延迟愈拉愈长,9个月相当普遍,甚至长达10个月、1年以上,中小企业居于交易弱势,只能无奈承受。
去年底中小企业即提出相关建议,“经济部”也从原本持应尊重市场机制,“政府”不应干涉,转而认同应该研拟相关规范,但迄今毫无下文,大企业有样学样,延迟9个月付款几成为目前市场的常态。
林秉彬说,不仅大企业如此,中小企业承做工程也有价金延迟给付问题,以“劳委会”委托的“就业多妈妈”为例,承做的中小企业协会就必须先代垫约1200人3个月的薪水,资金压力不小。
林秉彬指出,“行政院”上周宣布中小企业信保基金保证成数最高提高到9成,并提高标准代位清偿率从2.8%调至3%,由于银行放贷中小企业风险大幅降低,这两天许多中小企业纷纷接到银行主动接触放款询问,对中小企业资金调度帮助不小,惟价金延迟给付不合理情况若不能迅速改善,中小企业仍面临着沉重的经营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