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标签:两会领导人商谈 | 经贸文化论坛 | 直击海峡论坛 | 建党91周年
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  >   台湾频道  >   时政  >   正文

从“竹联帮”大佬到爱国台商 张安乐坚守"一国两制"

2013年06月30日 02:41 来源:海峡导报 字号:       转发 打印

  在大陆的百万台商当中,台湾商界知名人士、韬略集团总裁张安乐是一位颇为传奇的人物。这位文质彬彬的玉面书生曾是台湾“竹联帮”的大老“白狼”,也是“江南案”发生后,海内外媒体报道的“风云人物”。如今,他不仅是全球最大头盔制造企业的老板,并且也是岛内合法注册的首个促统政党——— 中华统一促进党的总裁。近日,本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在深圳定居的张安乐先生。

  自幼桀骜不驯 与陈启礼成莫逆之交

  张安乐出身书香门第,父母亲都是作育英才的老师,可是自幼桀骜不驯。在16岁那年,年少气盛的他杀伤了一名穿便服的“宪兵”,被警方逮捕入狱一年,未成年便在警方记录上留下污点。

  出狱后,他几经转学,1967年,考上了淡江文理学院(即现在的淡江大学)历史系,入学后,他与当时学校的五专部学生起冲突,并引发一场厮杀,结果却因此结识了“竹联帮”核心人物、外号“鸭霸子”的陈启礼,从此成了莫逆之交,共同成为“竹联帮”两大“台柱”。

  日前,陈启礼在香港病逝,在其遗体即将运回台湾之前,张安乐写下一篇2000多字的“悼念文”。这篇文章,以 “启礼哥走了,带着遗憾走了”为轴,道出陈启礼除了客死异乡之外的遗憾,就是没有看到两岸的统一。

  张安乐认为,因为历经“2·28事件”,所以在四川出生的陈启礼才会为了自保,而在15岁那年成立了“竹林联盟”,不过之后几度进出江湖,陈启礼都是身不由己,直到1981年,因为亲眼看见“台独”势力兴起,才促使陈启礼真心投入经营帮派。

  张安乐回忆说,30多岁的陈启礼当时常常感叹,绝不能让台湾落入“台独”分子手中。客居他乡后,陈启礼也常常和他讨论如何对抗“台独”力量。

  赴美惹身腥 “江南案”后落入囹圄

  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在“白狼”身旁的一些事情,与他原意有违,一连串的打击,使他开始厌恶汲汲营利的江湖,他下决心,以离开台湾来摆脱种种不愉快。

  1976年,很会念书的他顺利赴美念书,江湖义气都暂置诸脑后。但1984年,张安乐却因接待“竹联帮”成员而卷入“刺杀作家江南”一案。

  1984年11月29日,美国警方宣布侦破 “江南案”,“竹联帮”分子陈启礼等三人受台湾“国安局”指使,从事政治案杀。随后,“白狼”将陈启礼的一卷录有犯案经过录音带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作为威胁台湾“政府”释放陈启礼的“武器”,同时他也展开“营救”竹联兄弟的行动,并在美国国会就“江南案”举行大审“竹联帮”听证会上,以流利的英文独辩群雄,一夕之间,他名噪美台两地,成为海内外媒体报道的“风云人物”。

  “其实人是两面人,如果没有年轻时的那段经历,我号召不了那么多人,如果我只是一个大学教授,声音走不出来,但是也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所以人家总可以抹黑,说我是黑道,这个东西有得必有失。”

  由于身份曝光,“白狼”遭到美国警方逮捕。1986年开始,在美入狱十年。

  事隔多年,今天的张安乐没有太多地谈及当时的感受,只是说,当时若不去美国,则可以更早地步入大陆。“当时,很多人都通过走‘海归派’这条道路去大陆,我也这样选择,但事与愿违,我到大陆已经是1996年了。这样想想,反而晚了几年。”

  辗转到大陆 集团事业不断壮大

  在美出狱后,张安乐很快回到台湾,但在1996年台湾“大选”前夕,他的“竹联帮”大老身份被李登辉视为宋楚瑜参选的后援,务必除之而后快,将其列入了“通缉要犯”。在台商朋友的建议下来到深圳经商,他从此在深圳定居至今。“那个时候,我一个朋友先过来了,他打电话给我,说要不要过来投资,我说好,就过来了。因为我跟他从小一起长大,所以没考虑就答应了。”

  到大陆后,没想到一呆就是十多年。台湾《独家报导》周刊曾跨海来深圳专访张安乐。他们描述眼前这位当年的 “大哥大”,黄昏时站在深圳的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出神,目光深处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心事与乡愁。他也许在想,不知哪一天他才能回到家乡。虽然深圳湾的对岸就是香港,香港到台北只有一个小时的航程,但他回不去。

  有家回不去,但张安乐在大陆并没有感到陌生,反而有种亲切的感觉。他说:“我是学历史的,到了大陆来,以前在书上学的都到眼前来了,讲不出的那种感情,回到自己家一样。”

  移居大陆的日子,张安乐生活重心就是过日子、看看书,对于目前的生活状态,他形容说是一种 “清教徒式的生活”,“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是他目前心底最真实的想法。

  虽然生活过得很平淡,但在好朋友的帮助下,张安乐在大陆的事业蒸蒸日上。在大陆从商十余年,他创办的韬略集团先后在深圳、江门、东莞、南昌设立包括资讯、运动器材、消防器材等多家企业、工厂,至今已拥有了数千名员工。其中,最早创立的江门市运动器材有限公司已发展为全世界最大的头盔制造厂,专业生产马盔、溜冰头盔、自行车赛头盔,每年的销售量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45%以上。

  对于大陆的投资环境,不愿多谈自己“贡献”的张安乐却是滔滔不绝,他说,台商到大陆来投资是大势所趋,“因为大陆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民生工业的工厂了,不管是当时在大陆设厂的条件,还是大陆的政策都很适合我们到这边发展。”

  未来规划 做两岸三地的贸易桥梁

  在大陆定居十多年,张安乐亲眼目睹了大陆的变化。他说大陆经济崛起带给了人们很多的向往与企盼。

  “我很兴奋,大陆的进步是突飞猛进。从历史角度来看,中国目前是5000年来最空前的太平盛世,汉唐盛世也不可能有现在这样的安定。我是跟着台湾经济成长而成长的一代,可是台湾经济的成长是几十年,不像大陆是跳跃式的,一转眼就一个变化。”

  因为看好大陆经济的发展,张安乐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大陆与台湾、大陆与世界的经济接轨事宜,而他致力的方式就是在加强两岸文化传承的同时,推动两岸经贸的交流与往来。这些年来,他经常组织岛内的文化、经贸人士到大陆沿海、中部、西部地区,参观当地的历史、人文等,进行大陆寻根之旅,“看中国的昨天、今天、明天,加强他们认祖归宗的感觉。”

  在张安乐看来,中国的历史文化非常重要,可以加强两岸的真正融合。因为学历史的人一般都有种大历史观,能在纷杂的世界之中看到大潮流、大趋势。他说,历史对他影响很大,因为它很宏观,可以看出一个大方向。“譬如两岸问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顺应自然,水到渠成,只要两岸经贸继续交流下去,经济起飞则政治情势会趋于稳定,因为经济上的起飞会带动政治上的发展。所以将来我会做两岸三地之间的贸易,我想历史对我未来的规划而言,是有所帮助的。”

  学历史的他越发关心两岸未来的发展。“我是跳开台湾来看问题,是用两岸关系来看两岸未来的发展。”“希望两岸早日直航,方便所有对台湾经济有卓越贡献的台商,给他们一个最基本的家庭团聚,做生意的方便;第二希望两岸早日走向和平统一,大家都知道统一是必然的,我认为两岸最好的方式就是‘和平统一共繁荣,一国两制相尊重’,共同推进两岸的发展,使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

  对话 “一国两制”很符合台湾人民利益

  记者:您1996年为什么选择到大陆来发展?

  张安乐:这是大势所趋,因为大陆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民生工业的工厂了,不管是当时在大陆设厂的条件,还是当时大陆的政策很适合我们到这边发展。

  记者:您在大陆定居11年来,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张安乐:我是学历史的,而历史的东西在书上学的都是死的,那到大陆来,都在眼前,讲不出的那种感情,跟回到自己家一样。

  记者:您的集团取名韬略,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吗?

  张安乐:实际上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些文韬武略,不止是在商场,在国家大事上都需要。我们的口号是“文韬须顾忠义,武备勿悖伦理”,韬略是要受到限制的,须顾到忠义,不能违背伦理。

  记者:几年前您想成立最大的台商服务机构,您的主要想法是什么?

  张安乐:这个案子没有往前推了,因为2004年台湾“大选”后,我们在岛内成立了中华统一促进党,我比较之后,觉得在岛内发展一批促进统一的力量比服务这边的台商更重要,我就把重点放到那边去了。

  记者:您成立的“中华统一促进党”是台湾首个促统党,公开宣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您对统一有什么具体的想法?

  张安乐:我觉得很可惜,“一国两制”从制度上来说,真的很符合台湾人民的利益,但是不符合台湾政客的利益,所以在台湾被“污名化”了。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台湾的老百姓不了解“一国两制”到底怎么样,当我跟他们讲清楚时,基本上深蓝、浅蓝、浅绿的民众都可以接受。我觉得如果台湾人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一国两制”后,最起码一半会接受,但现在宣传没有到位,所以我们这个党就要做宣传,等于是一个“一国两制”宣传队。

  记者:目前在岛内,民进党当局一直在推行 “台独”,如何制止?

  张安乐:我经常带台湾的朋友组团过来,看中国大陆的昨天、今天、明天,加强他们认祖归宗的感觉。我很兴奋,大陆的进步突飞猛进。我是随台湾经济成长而成长的一代,可是台湾经济的成长是几十年,不像大陆是跳跃式的,一转眼就一个变化。但是,现在“台独”是个不定时炸弹,这是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所以我要在岛内成立中华统一促进党,发展成为制衡“台独”的力量。如果“台独”在岛内受到制衡,而且中国大陆实力强大到与美国平起平坐的时候,那就没有问题了。

台湾频道 台湾政局 台湾社会 台湾军事 娱乐新闻

:
    关于我们 | 本网动态 | 转载申请 | 投稿邮箱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法律顾问
    京ICP证13024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391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219号
    中国台湾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