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濮存昕(右)、赵薇(中)向谢晋遗体告别。(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黄蜀芹(中)、王馥荔(右)、崔杰向谢晋遗体告别。(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范冰冰到场。
演员范冰冰向谢晋遗体告别。(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导演贾樟柯向谢晋遗体告别。(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奚美娟到场。
丛珊到场。
昨天(26日)下午,著名导演谢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上万名群众自发地从全国各地汇集到龙华殡仪馆,向这位曾带给观众无数感动的电影大师告别。谢晋生前好友秦怡、李行、仲星火、牛犇,师出谢晋门下的刘晓庆、赵薇、范冰冰,以及演艺界人士吴思远、朱时茂、濮存昕、奚美娟、张瑜、贾樟柯等人前往送谢老最后一程。
谢晋遗体告别仪式大厅庄严肃穆。(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灵堂挂起电影帷幕
“影坛传颂耆宿风节,人品艺德和天地共存;银幕镌刻大师丰碑,经典杰作与日月同辉。”这副挽联是谢老一生的写照,挂在悼念大厅的两边。庄严肃穆的龙华殡仪馆大厅中,深红色的电影帷幕装饰着谢晋的灵堂,象征他永不休止的电影事业。大厅上方,悬挂着白底黑字的横幅“沉痛悼念谢晋同志”。横幅下方,谢晋的遗体安卧在几千朵鲜花当中,他的表情安详得如同睡去一般,鼻梁上仍旧架着那副标志性的眼镜,头边放着谢晋生前最爱的一顶帽子。在谢晋的遗体旁,是徐大雯为谢晋送上的心形花圈。
龙华殡仪馆的大厅外挂着四幅谢导的大型肖像,都是谢导生前工作生活时的日常照。另外一边高达四米的巨型屏幕则不断播放着《红色娘子军》《天云山传奇》等谢导生前作品的片段。影迷们纷纷驻足,久久不愿离去。
前来告别谢导的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与谢晋夫人紧紧拥抱。(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徐大雯带儿子到场
没有主持人,没有悼词,谢晋的追悼会一切用心灵说话。中午1点,谢晋的遗孀徐大雯、智障小儿子阿四在家属的搀扶下,走进了灵堂。徐大雯在得知谢晋去世后,第一个反应是“不要告诉阿四”,现在看来,阿四已经知情。眼睛红肿的徐大雯昂着头走进灵堂,目光一直望着大厅上方谢晋的遗像。
演员刘晓庆向谢晋遗体告别。(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刘晓庆愿义演“金大班”
随后,电影界各界人士陆续到来,纷纷表达了各自的哀痛。姜文、周迅、陈凯歌等人未参加,但都送上花圈表示哀悼。
不少电影人还没进入灵堂就先红了眼圈,当看到谢导遗体时,一些女明星忍不住开始失声痛哭。潘虹在现场哭到不能自已,在旁人的搀扶下才能行走。当电影人的告别活动结束后,潘虹坚持留在现场,希望多陪谢导一会儿。赵薇从灵堂出来时双眼红肿,还在不停流泪。不少电影人在离开的时候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刘晓庆一直陪在谢夫人徐大雯的身边,她说准备今后每年演出谢晋导演的舞台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她将分文不取,以义演的方式出现在舞台上,所有票款届时会转交给徐大雯,作为徐大雯和阿四今后的生活费。
前来送别谢晋导演的群众等候在悼念大厅外。(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殡仪馆内的墙上签满了前来送别谢导的各界人士的名字。(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群众在上海龙华殡仪馆送别著名电影艺术家谢晋。(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学生们送别院长。(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影迷从6点开始排队
虽然谢导的遗体告别仪式定在下午3点,但一大早就有大批中老年影迷开始在殡仪馆大厅外列队等候。排在前排的影迷告诉记者,他们早上6点就来排队了。到了下午2点,整个龙华殡仪馆挤满了前来缅怀谢晋的影迷和学生。
有的群众手拿近期报道谢晋导演去世的剪报,有的群众以大字书写“人民的导演”,还有人在自制的悼念板上写着“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位谢导的铁杆影迷说,他是看着谢导的电影长大的,赶过来就是为了送谢导最后一程。他向记者展示了多年来收集的画报、影集以及多年前与谢导的合影。
告别仪式于下午5时许结束,一辆黑色林肯灵车带走了人们敬仰的谢老。但是很多人并不愿就此离开,他们默默注视着灵车离去的方向,送别谢老。(据上海《青年报》《新闻午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