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首页-视频-专题活动-惠台政策

台湾各界关注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

2008-12-22 08:48     来源:央视网     编辑:罗旭婷

 

  12月22日,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在上海闭幕。大陆出台了多项让两岸民众受惠,推动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措施。那么台湾舆论对于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有怎样的关注?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台湾的来宾为您详细分析,一位是台湾时事评论员汪用和女士,一位是台北大学的教授郑又平先生。欢迎二位。

  台湾时事评论员 汪用和:主持人好,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台北大学教授 郑又平:主持人好,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那首先我想请教一下两位,据你们的观察,台湾舆论对于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都有哪些关注的点?

  台湾时事评论员 汪用和:我们知道在台湾有四份综合性报纸,两份财经专业报纸,那么这两份财经专业报一份是《经济日报》,一份是《工商时报》,我们可以看到在22日,这两份专门报道财经相关事务的报纸,包括《工商时报》,还有《经济日报》都是在头版刊登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消息,那么另外我们看到《经济日报》同样也是一样。他们都是以正面消息来看待,提到了金融监理协定,甚至我们看到,斗大标题写着大陆扩大内需的四万亿人民币商机,很可能台商会吃得到。另外四份综合性报纸里头,《中国时报》把国共论坛放在头版里头,当中是有特别提到,就是说明年6月之前,两岸可望签署MOU金融监理备忘录。同时另外在第四版我们看到,是做了一整版相关消息的报道,而且不但有贾庆林的谈话内容,同时是从人的角度去看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跟现任国民党主席吴伯雄这两个人之间,他们所受到的礼遇以及跟大会之间的互动有没有任何的不同。那么至于《联合报》,虽然同样也是一整版的报道,但是我们看到他版面是在第12版,专门谈两岸这样一个版面,基本上这个版面并不是份量像头版一样,不过他还是用了一整版的篇幅来报道国共论坛。另外一个一般认为娱乐性比较多一点的《苹果日报》,重点则也是同样放在MOU上头,金融监理备忘录签订,可望明年上半年就来签署。所以总括来说,基本上台湾媒体的舆论大家关注的焦点都还是在金融监理跟台湾的商机以及利多上头,因应报纸不同习性跟他们的族群,跟他们在社会大概认知里头,他们的一个定位,他们针对这样一个范围里头,去各取所需做一些报道。

  主持人:通过台湾媒体的报道,我们看到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最受关注的就是,两岸的官员首次在论坛上进行交流。比如大陆方面的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台湾方面的经建会副主委单骥等人。对于这次论坛的这一安排,您怎么看?

  台湾时事评论员 汪用和:我想这次是第四届的国共论坛,那么之前国民党在野,现在国民党执政了,因为这样一个身份的转换。所以这一次我们看到两岸的官员都登上了论坛,那么台湾方面去了五个人,包括"经建会"副主委,"金管会"的银行局局长,还有民航局长,观光局长,"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处长等等,这些人都是经过专案报备核准到大陆去的,所以可以说他们也是得到了官方的一个授权。甚至我们还看到"经建会"副主委单骥,22日的报纸上头就登出来了,他意在言外强调说,当局的角色的大幅强化是大势所趋,理所必然。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看,国共论坛可以说是延续了上一次我们台湾讲"江陈会",或者是大陆所说的"陈江会",继续在经贸方面尤其是金融监理议题上头施力,也就是双轨,虽然是双轨,但是其实隐隐然都是依循着同一个路线在接力往前进,那么这就使得下次两会协商可以说更具有可期待性了,因为两岸在这样一个不断交流当中,彼此不断确认对方想法,而且在交流当中继续携手往前走,那么这就有助于两岸利益的实现。尤其我们知道,21日大陆的政协主席贾庆林他是公开回应台湾倡议两岸签订综合经济协议这样一个主张,那么国台办主任王毅就解读说,这个是大陆的第一次,而且是由一个这么高层级,是到目前为止大陆最高层级回应,这可以说是代表一个相当大的善意,那么这也是为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的实现,去排除障碍。

  主持人:其实从两岸官员首次在论坛上交流,我们不难发现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主题的侧重点都是在经济领域。尤其是在两岸共同面对金融风暴。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提出的五点建议中,主要的内容就是两岸要共同面对金融危机,发展两岸在金融领域的交流。那么我想请问一下二位,怎么来看待这样一个主题?

  台北大学教授 郑又平:贾庆林主席在这一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上提出来了五点建议,而这五点建议里面,前两点都是在金融方面着墨。譬如说第一点,他就提到说,两岸应该积极展开合作,共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他用的这句话非常贴心,他说"兄弟同心、其力断金"。他认为说,中国大陆对于台湾经济目前遇到的困难感同身受,他真诚希望与台湾共同努力,寻求因应国际金融危机的办法,然后携手共度难关。

  而在第二点里面,他所提到的正是台湾方面金融业者非常期盼的。他说他希望能够积极促进协商,推动两岸金融业合作取得实质进展,而这个里面重点,是要建立两岸的银行保险,以及证券业的监管合作机制,还有货币清算机制,在这一方面尽快进行协商。这对台湾的所有企业界来讲,这会是一个很大的福音。我们看到台湾过去有很多人都在主张说,两岸之间应该尽快签署MOU,就是金融监理合作一个备忘录,在这个备忘录已经在海基、海协会上一次陈云林先生,陈云林会长带领的庞大的代表团来台湾签订四项协议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初步接触,那么那个初步接触,就是为了明年2009年海基、海协两会再度协商时候要工作的重点。

  我们看到了这里面包含了银行风险的管理,包含了货币直接兑换的需求,包含两岸的货币跟外汇的清算机制,以及台湾的银行能够到大陆去设点,甚至于承办人民币的业务,当然这也包含了未来大陆的金融机构以及资金如何进入台湾,如果海峡两岸在金融市场上能够建立起来一个共同的经济圈的话,那么未来再面对任何国际性这种金融冲击,我相信我们的免疫力,我们的抵抗力,会比我们各自单独作战要好得多。所以再回到贾庆林先生他讲的那句话,就是他所说的"兄弟合心、其力断金",过去海峡两岸在金融方面交流并不多,各自为政,但是如果两岸的金融体系能够紧密合作的话,在未来面对国际性的这种经济危机的时候,我相信是可以顺利过关的。

  主持人: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还有一个点是很值得关注,那就是台湾方面来了四个主席。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新党主席郁慕明,还有无党团结联盟主席林炳坤。评论就认为说,这说明了台湾方面对于这次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高度关注的。对于这一评论两位又怎么看?

  台湾时事评论员 汪用和:好的,我们知道这个时代在改变,所以很多的情势也跟着改变。那么有一句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说,不管目标再怎么样的远,只要你开始,那么事实上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进,终有一天就会达到这样一个目标的,我们也知道两岸的民众事实上都非常期盼两岸能够和平、共存、共荣。那么事实上,我们也知道两岸从之前的彼此敌视,到之前双方坐下来了,而且是握手言和,谈笑筵宴的,彼此谈应该要怎么样的交流与合作,到现在我们知道国民党成为了执政党,所以可以说这样一个国共论坛的对话平台,是更加具有意义了。尤其我们知道,事实上两岸的每一次接触在这样的一个状况之下,其实都很可能是写下一段足供未来记忆的历史,因此对于政治人物来讲,如果能够亲身见证历史,甚至如果能够参与这段历史的书写,当然是非常值得的,很多的政治人物都会跃跃欲试。

  而我们知道,海基海协这两会的协商,是两岸官方正式的协商管道,并不是说今天你是政坛上头的某某人,你想要进入这样一个协商的团队里头就能够进入的,可是国共论坛就不一样了,虽然说是国共论坛在名称上头好像有一个界定,但是我们看到这次也有官员一块儿来参加,而且事实上国共论坛它的结构跟规范上头,原本就是属于可以比较有弹性的,也因此我们看到了,最早的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他去了,后来现任的党主席吴伯雄也去了,另外还有非国民党的,但是跟国民党友好的新党主席郁慕明,跟无党团结主席林炳坤等人也都去了,因为大家希望能够在两岸互相交流彼此携手前进当中,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尽一些自己的力量,所以关注跟重视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也就不足为奇,理所当然。

  

  主持人: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是在两岸全面实现三通之后不久就召开的。中共中央台办主任王毅在讲话中就提到说,本次论坛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积极意义,两位是否也有同感?对于这次论坛的这一安排,您怎么看?

  台湾时事评论员 郑又平: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它又被一般人称之为国共论坛,最早我们回溯当时这个论坛的起源是在2005年,由胡锦涛先生跟连战先生两位共同在北京达成了一个五项的一个共识、愿景,在这个里面他们提出来构想,于是在2006年4月,召开了第一届的在北京的国共论坛,第二届2006年同年的10月份在海南召开,然后到第三届2007年又回到北京召开,我们回顾过去的早先的三届论坛,我们发现说,它为海峡两岸之间的共同利益,为人民之间的交流提出来了许多的构想,还有很重要的就是许多具体措施。譬如说,过去他们讨论过的两岸直航,大陆的观光客来台,还有两岸的农业、金融、服务业方面的全面性的合作。那么在论坛举行之后,分别又由大陆的有关主管的方面,又宣布了许多具体的能够优惠台湾的台商以及台胞的各种的政策。譬如说,他们当时曾经宣布过的15项惠及台胞的政策措施,包括了22种水果的准入,11种蔬菜准入,还有零关税,还有台湾农民参与大陆农业合作实验区,还有台湾农民的创业园区。除此之外,还有包括许多证照考试,还有台湾学生到大陆就学,种种对台湾方面有利的措施,都是在国共论坛里面开始激荡讨论,最后由大陆有关方面能够落实。而这一系列过去的成就,更铺陈了今天我们看到的第四届的论坛,之所以说,能够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主要是因为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面,海峡两岸可以说要面对的问题可能会更为艰巨。未来这个沟通的平台,他会让海峡两岸之间许多新的这种创意变成是一个新的试验点,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提出来各种大胆创新的这种政策创意,那么这种政策构想,透过两岸的这个国共平台或者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里面交流,他可以找出来我们过去可能忽略掉的盲点,以及我们可以强化一些关键的重点。那至于在未来,我个人是很乐见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不断去举行。吴伯雄先生以及连战先生都讲过,其实这个论坛就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国共论坛以及海基、海协两会的这种制度化协商的管道,真的就是像车之两轮,鸟的双翼一样,他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之间不但没有任何隔阂,没有任何干戈之处,而且可以进行互补分工,甚至于交互的强化,所以未来这段时间,我相信透过这一次的第四届的上海经贸文化论坛,应该我们会看到更多亮丽的成果,那么共同创造,为台湾海峡两岸的人民创造福祉。

  主持人:好,非常感谢二位就以上话题为我们所做的分析,谢谢。

  汪用和:谢谢。

  郑又平:谢谢。

  主持人:同时也感谢您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下期节目我们再见。

分享到:
相关视频

推荐视频

更多台湾新闻

更多新闻发布会

更多涉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