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林毅夫。
这不由让人想起1987年,文学家梁实秋在台湾逝世。他留在大陆的女儿梁文茜闻讯急赴香港,焦急等候数日,仍未得到台湾入境许可,最后抱憾而归。在台湾相关部门当年看来,拒绝梁文茜入境,理所应当。但是今天看来,是多么无情,除了让这位老人留下终生遗憾,没有任何意义。会不会有一天,人们想到林毅夫,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时过境迁后,才发现悲剧背后的理由,如此苍白、全无意义。
2008年,林毅夫获邀加入世界银行时,一家台湾媒体评论说,对此,“台湾既不能居功,也不能沾光”。而林毅夫在台湾的中学校长则引以为傲,认为是台湾之光。实际上,自他成名以来,林毅夫从未掩饰他的台湾背景,这个宜兰子弟凭着自己的才智、勤奋、谦和及取得的成就,不但可以为台湾增光,也可以为台湾发展助力。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势不可挡的今天,何不化解历史恩怨,让61岁的林毅夫在清明时节踏上归途,一解乡愁,也为两岸再添佳话。(孙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