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谁来制裁人性?
近日,日本女留学生江歌遇害案备受关注,去年11月3日,24岁的中国留学生江歌在东京的出租方外被害,嫌疑人是其室友的前男友陈世峰。该案将于12月11日在日本东京开庭审理。
在朋友眼中,受害人江歌是一个乐观、努力、乐于助人的女孩。而在江歌母亲的心里,女儿乖巧懂事,为了不给妈妈增加负担,用一年时间读完了本需两年才能完成的学业尽管案件过了那么久,她依然不能接受女儿死亡的事实。因为在女儿被害前的18分钟,江妈妈刚刚结束了与其的通话。
案发11月2号晚间,受害人江歌的朋友刘鑫因为和男朋友有矛盾就去江歌家借宿。谁知陈世峰前往江歌住所,继续骚扰刘鑫。刘鑫与江歌便一起同陈世峰理论起来,随后演变成争吵。刘鑫先于江歌进入房间,留下后者一人在门外与陈世峰对峙。于是,江歌在紧闭的房门前被陈世峰一刀刀刺死。江歌母亲抵达日本后,进行了街头征集签名,呼吁判凶手死刑,目前已获得一百五十万人的签名。虽然联名请愿并不能直接决定陈世峰的死刑,但其造成的社会舆论及效应,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凶手的量刑。
陈世峰行径的残忍毋庸置疑,而刘鑫在事后的不作为同样让人心寒。当无助的江妈妈在微信上联系刘鑫时,她却选择沉默而不是去积极地提供破案线索。江妈妈多希望自己女儿救助的是一个充满正义感的,能在关键时候挺身而出的女孩,但是她想错了,而且错得离谱。刘鑫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无论是案件发生时还是案件发生后。案件发生时,面对着来者不善的陈世峰,她胆怯了,退缩了,不愿以身犯险,便将江歌暴露在了凶徒陈世峰的魔爪下。的确,作为女性,她在暴力犯罪中处于弱势群体,将自我保护放在第一位无可厚非。但她本可以提前报警求救,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案件发生后,刘鑫又害怕会把麻烦揽到自己身上,暴露自己的隐私,便长期不出门不见人,甚至包括江歌的妈妈。这种无情的态度与处理方式让人诟病。
江歌案中,我们的舆论焦点更多的是在刘鑫身上而非陈世峰。这是源于我们对人性的期待。可以说,刘鑫没有犯法,但是触犯了对其人性制裁的底线。(中国台湾网网友:郜传贤)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