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网友快言

打赏女主播花光母亲血汗钱 如何规范直播打赏?

2017年06月05日 15:0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据报道,海口一名12岁小学生沉迷手机游戏,充值游戏、打赏游戏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李女士攒下的4万元辛苦钱,让李女士欲哭无泪。当然此事不是个例,此前也曾报道某少年利用网络直播平台将父母血汗钱打赏女主播5万元。

  出现此类情况,到底直播平台该不该退钱?有专家从法律角度和情理角度分析应该退。按照我国《民法总则》第19条规定,12岁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打赏网络女主播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打赏的金额应该退还。

  就情理而言,这笔钱款也该退。可怜天下父母心,钱来之不易,4万块钱对于主播和平台来说只是一份小礼物,但对于李女士和类似经历的父母来说,却是几年的经济收入,出于对弱者的帮助,应该退还。

  随着网络直播平台的持续扩张,越来越多的未成年人会接触到直播,如何有效地防范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一、完善立法,强化流程监管。虽然依据互联网法规,有关平台应承担监管责任,但具体有效的规范措施措施还没有出台。平台应该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诸如实名注册制、视频注册、未成年人准入制等相关措施,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未成年人限制金额打赏。同时对大笔打赏金额进行监控,应该打赏前对打赏者进行电话确认等。

  二、强化教育,灌输正确观念。一方面,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除了负责孩子的饮食起居外,还应起到家庭教育作用,应在日常灌输孩子正常的金钱观念,感悟到钱财虽是身外之物,但也来之不易。同时学校在教育上也应更加全面,在面临越来越多未成年巨额打赏案例面前,应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警示。

  三、限制支付,保障资金安全。银行作为付款方,应在移动支付方面加强监管,规范支付流程。可以探索移动支付必须附加指纹验证或者24小时支付退款等方式,保障客户资金安全。

  网络主播月入过万,甚至大主播年入几千万,在这背后有多少是父母们流血流泪挣来的辛苦钱,希望通过规范平台,完善监管能够使未成年人巨额打赏成为历史。(中国台湾网网友:傅冬梅)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