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筑别成空壳

时间:2012-07-20 11:12   来源:人民日报

  刚刚看到西部某个城市未来5年的文化规划,要在城市的新区建设一个面积达数万平方米的图书馆和几乎同样面积的博物馆。相信许多城市都在酝酿这样的规划,我们在感慨政府日渐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同时,也难免为其担忧。仅以图书馆为例,一个面积过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按照相关标准,至少应该有过百万册的图书来充实,这需要提前5年进行图书的购买与储存。以中国目前每年30万册图书的出版量算,全部购买也需时日,况且这也需要上千万的巨款,这还不包括图书馆建成后的运营成本。

  应该说,通过多年的积累,现在政府舍得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投入了,但一些地方一味贪大求全显然贻害无穷。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原则之一是便利性。作为一种面向全体公民的公共服务,首先应该是一种近距离的、经常性的、容易获取的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小而散的布局更为合理。即使是在一座大型城市,一种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它的服务半径一般也只是9公里的范围之内有效,也就是说,对于9公里之外的人群来说,它的辐射几乎是零。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许多城市热衷于在城市的新区建设大型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其实并不科学。就如同一个最近的地铁站,如果我们在一公里之内并不能到达,它对于我们几乎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在西方,很多的图书馆就在社区,而且多是废弃厂房的再利用。如果某位读者去借一本书,必须花两三个小时在路上,那么其个人投入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都太高,还不如上网去购书。

  这些年,许多城市所建设的过亿元的地标性公共文化设施比比皆是,但贪大求全的投入往往与低效相伴。比如衡量一个图书馆的服务是否有效,关键是看其拥有的持证读者、图书的借阅率和更新率,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还要看它的网站的点击率和远程服务能力。在美国,图书馆的持证读者达到了70%,在日本也达到了5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少得可怜,2009年的统计数字还不足2%,这显然是与我们的大图书馆太多,而中小型的图书馆太少有关。因为没有便利性,就很难实现公益性;没有便利性,或者只对部分人便利,就是对另外一部分人不便利,其实也就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公平性。同样的道理,对于一个几乎没有多少考古发现和文物收藏的城市来说,因地制宜建设一些与当地历史、地理、民俗相关的小巧但有特色的博物馆,显然比建设一个大而空的综合性巨无霸更为实用。

  和建设标志性文化建筑相关联的是,一些地方政府举办标志性文化活动的热情,仿佛只有办几场庆典式的文化活动或者有特色的文化节,才能说明政府重视百姓的文化权益。其实公共文化服务最害怕的恰恰是运动式、工程式的一时的花团锦簇,它的目的是要成为百姓生活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装饰与点缀。可以说,现在很多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可持续性和体系化的发展。

  建一个图书馆、建一个文化站、建一支文艺演出队伍、一年送几场电影下乡……这些硬件指标其实都相对容易实现,但在不差钱的今天如何让每一笔钱不流于形式却需要细思量。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