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写作潮中的女性力量

时间:2012-07-13 08:57   来源:人民日报

  这并不是指点江山的激扬文字,而是对文学的社会功能恰如其分的担承。郑小琼说,“我并非想为这些小人物立传,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世界原本是由这些小人物组成,正是这些小人物支撑起整个世界,她们的故事需要关注。”作为女性作家,她们对于个人的社会责任也有深刻的反省,一如王小妮所言,“在记录和写作的过程中,也是审视反省自己的过程,从一节课的准备到一个学期的终止,不断地自我调整修正,从一个传统施教者的角色渐变成一个讲述倾听讨论观察者的角色,这变化丝毫没有被动性,我想只有这样才可能更接近一个今天意义下的好老师。”

  忠于个人经验式的“呈现”,是非虚构写作的优势,但也可能是桎梏。非虚构写作内在的问题在女性作者这里同样存在。写作者是否应该只满足于个人经验或把目下的现实呈现出来?如何避免对“现实”的流水账式、表象式的记录?如何处理现实中的“真实”与文学表达中的“变形”?非虚构写作在“呈现”的同时,是否应该提供认识世界的方法、深刻反思和反省社会与自身的方法?对现实的忠诚“呈现”是当下非虚构写作的新起点,但不应该是终点。非虚构写作不应该只是现实的镜子,还应该是现实的放大镜与显微镜。

  而就女性非虚构写作而言,一个明显的问题是缺乏文体意识的自觉。如何强化女性非虚构写作的文体意识,使得这种写作既秉持内心的敏锐又不沉溺于主观自我,既有现实关注的真实质感又不乏审美创造的艺术质感,将女性写作的优势与非虚构写作手法进行更为完善的结合,这是摆在女性写作者、摆在非虚构题材前的一个挑战,也是非虚构写作增强其干预公共生活力度的必经之路。(张莉)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