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雷锋,从记住“同志”做起

时间:2012-03-02 13:37   来源:观点中国

  3月5日,共和国即将又迎来一个特殊的节日:雷锋纪念日。这一天,正是开国领袖毛泽东作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引发了共和国五十年来一以贯之的学雷锋壮观。

  然而,如何学雷锋,却各抒己见。有网评刊发《还原“潮男”雷锋,能更好地学习雷锋》的文章称,雷锋在当时喜爱拍照片、穿皮夹克戴手表、喜欢炫耀军功章,是不折不扣的“潮男”(见中国网2012年2月28日)。也有诸多文章提出从各方面学习雷锋的观点。这些也许不无道理,但笔者之见,记住雷锋应从记住“同志”称谓做起。

  翻阅伟人对雷锋题词中,都少不了“同志”二字。比如,开国领袖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邓小平同志题词:谁愿当一个真正共产主义者,就应该向雷锋同志的品德和风格学习;1990年3月5日,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学习雷锋同志,弘扬雷锋精神;在胡锦涛总书记多次学雷锋的讲话中都不忘称雷锋同志。这些决不是套话,而是记住一个基本常识。

  雷锋,是新中国青年伟大的榜样,但雷锋首先是个同志。雷锋的成长史,是一个从同志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奋发有为的历史。翻开闪闪生光的《雷锋日记》,“同志”的字眼比比皆见。比如,他讲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

  “同志”二字之所以在雷锋人生中烙下印,乃因“同志”二字是一个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象征。毛泽东曾有一句名言: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正是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志向,把志士仁人凝聚在一起,成为患难与共的同志。因此,叫一声同志倍感亲切;叫一声同志缩短了相互之间的距离,增添了相互之间的感情。

  记住雷锋,从记住雷锋同志做起,乃因时下在一些地方,同志的称谓已逐渐淡忘,称呼长官,称呼老板已成为习俗。笔者到市场买东西,售货员对顾客不论身份一律称老板。我问过一些售货员个中原因,他们竟说,称老板才时髦,称老板才不失口。

  老板是什么?老板二字不难明白,那是企业出资人、法人的代称。当然,真的是企业法人、企业大股东,称之为老板也不为过。不过,在执政党内,称负责官员为老板就值得警惕。表面看,是对被称者的尊重,实际是在有意无意中散发一种精神污染,把执政党内和人民政府内工作分工不同等同于老板与打工仔的关系,这就形成了隔心状态。

  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经济行业,一些官员之所以贪污受贿,除监管滞后失控和他们个人主义发酵之外,把人民委托给自己的权力视作商品是可怕原因。将等级意识“市场化”,严重的异化了党群、干群间应有的平等关系。热衷这样称谓的人,除受了习惯势力支配外,有的人则是奴性作崇。他们对待做官的,对待上级,存在着喜奉承、爱拍马的劣根性。“五毒书记”张二江有本大着,叫做《下级学》,就恬不知耻地宣扬这种溜须拍马的奴性。而一些为官者,听到别人叫他“书记”“部长”,乃至“老板”等等,没有一点不自在,反而心里甜滋滋的,那也反映了“甘于当公仆,甘为孺子牛“的思想淡薄了,松动了,值得警惕。因此,记住同志称谓的伟大意义在于,不管职位多高,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都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中共党内,历来有一种好风气,互称同志,不称“官衔”。一九五九年,毛泽东对此就有过指示。一九六五年十二月十四日,中央专门就这个问题发了通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有一段震耳欲聋之言:全会重申了毛泽东同志的一贯主张,党内一律互称同志,不要叫官衔。事实上,在上世纪三四五十年代,翻阅党内高层的通讯文件都是称同志。而今,我们看《保卫延安》等历史电视片,延安的高级干部都称泽东同志、恩来同志、少奇同志。而年纪比毛泽东大的朱老总则称毛主席为“老毛”或润之同志。这种同志称谓并没有降低领袖在党和人民中间的崇高威望。相反,更令人们有领袖与人民群众亲密无间之感。令人反思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党委郑重其事作出决议,在党内一律称同志,但往往是“好景”不长,很快,称官职称老板弥漫官场弥漫社会。这说明,在党内坚持同志称谓不是一件易事。面对一种潜移默化的意识,需要的是坚韧不拨的精神进行教育抵制。重要的是从领导带头,密切联系群众,处处以普通一员形象出现一级抓一级,并由媒体进行监督,使之逐渐形成风气。

  当然,学雷锋,记住雷锋,关键是记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目标与使命,记住同志称谓则是第一步。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