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全国台湾研究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研究员周志怀。(图片来源:中国台湾网)
2008年12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对台工作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这一讲话站在中华民族的高度,十分突出地揭示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实现全民族团结、和谐、昌盛的内在联系。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有句名言:“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积极倡导两岸关系实现和谐发展,努力探讨两岸关系和谐发展的具体路径,是丰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内涵的需要,也是对台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提出,要进一步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就必须“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重要内涵”。笔者认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注入的新的内涵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实践内涵,一是理论内涵。从可供操作的实践内涵看,我们已相继提出很多新课题,譬如: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商签文教协议;两会协商由经济性议题扩展到共同打击犯罪及开展司法互助等社会性议题;通过两岸协商,以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来逐步探讨政治和军事等敏感问题等等。这些议题重在解决两岸交流交往所产生的重大实践问题,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更要注重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理论内涵,使和平发展新局得以巩固与持续。和谐发展既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与动力,也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过程中,加强对和谐发展这一重要理论问题的研究,将会使和平发展的理论内涵更加充实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