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4日,是决定台湾未来四年政治经济走向和前途命运的日子。在这场理性良知与民粹偏激、和平安定与分裂对抗以及立场鲜明、内涵丰富的“九二共识”与摇摆不定、空洞无物的“台湾共识”的对决中,马英九以超过对手79万票的优势获胜。《中国评论》月刊二月号发表社论《九二共识:蔡英文与民进党不可承受之重》。文章认为“台湾选民用手中的选票,坚定地表达了自己期望两岸和平稳定、实现共同发展的心声;也给了主张“台独”分裂、造成两岸关系动荡不安的民进党以及它所推出的候选人蔡英文沉重一击。”
文章摘编如下:
海内外观察家更为关注的是,台湾这次选举,其意涵远远超越了选举本身。当选举选的硝烟散去,人们回首这场扣人心魂的选举时,可以发现,它具有以往从未有过的三大特征:
其一,是从来不直接插手岛内选举,习惯于躲在幕后观察动向、指指点点的美国人第一次跳出来,直接对岛内某个政党推出的候选人开火,从而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此次选举的态度。美国何以会一反常态地作如此表现?根本原因当然是因为这符合美国的利益。由于有了2000年以来八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美国对民进党及其领导人始终不能放心。尽管选前蔡英文专门赴美说明、报告自己的政策,表示她领导的民进党会与陈水扁有很大的不同。但是空言无据,老道的美国人岂会相信蔡英文无任何实际内容、只是口号式想法的政策表述?美国人深知,民进党自2008年失败以来,党内对过往的错误政策并无做出深刻反省,更无修正、改变导致这一切错误发生的根源——“台独”理念与主张。因此,不管谁代表民进党上台,其必然会与大陆产生冲突与对立,必然会导致台湾海峡局势的紧张,甚至不排除发生严重冲突的可能性,势将影响整个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与战略布局。这对于已经进入战略收缩期的美国而言,当然是极不愿看到的。
其二,是信奉“和气生财”,历来不愿沾政治的台湾企业家们第一次大规模站出来,旗帜鲜明地挺马英九和国民党。据不完全统计,排名台湾前1000名的企业家中,有超过七成的人士出来挺马;最使人吃惊的是,排在这张长长名单前列的竟然是长期以来众所皆知的绿营金主:长荣集团、国泰人寿、奇美实业、润泰集团的张荣发、蔡宏图、廖锦祥、尹衍梁等。企业家是工商社会的中坚,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命脉所在,他们对政治和政策的敏感度远远超越普罗大众。在品尝了过往四年由于马当局坚持“九二共识”,两岸达成全面三通、ECFA等一系列协议,带来丰厚的两岸和平红利之后,他们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和平繁荣会因为民进党再度执政而被打断。尤其是蔡英文坚持否认“九二共识”,并受到大陆方面的严厉批评,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基础,失去这个基础,两岸关系将会停摆。而这,将导致两岸在过去四年里所达成的一系列协议以及由此带来的和平红利全部泡汤。若在此时,因两岸关系全面停滞,失去大陆庞大的内销市场,台湾经济如何能熬过这个漫长的全球经济寒冬?!这是任何有良知和理性的企业家都不能容忍的。
第三,大陆因素首次成为台湾选举的核心议题和竞选双方攻防焦点所在。蓝绿双方针对“九二共识”展开的辩论和攻防战,最终决定了坚持“九二共识”的国民党马英九的胜利。其实,今次岛内这场选举,蓝绿双方在岛内社会民生发展的政策上几乎没有什么分歧,唯一有重大分歧、并导致蓝绿双方火药味越来越浓、使全社会都被动员起来,投入到这场选战中的,就是双方对于“九二共识”承认与否。而这,又关系到台湾及两岸关系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岛内每个民众的身家安全与幸福。从台南的“泥鳅嫂”,到日月潭卖茶叶蛋的老阿嫲,每个人都为自己、也为台湾和两岸关系的未来投下了神圣的一票。“九二共识”,成为蔡英文与民进党不可承受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