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到底有多神

时间:2014-09-12 08:4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要求很高但仍很常规

  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最终版招标书的发布,距“2018轰炸机”概念的产生已有8年,特别是又经过了2011年到2014年的缜密论证,今天所说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应该是在“2018轰炸机”基础上,又吸收了美国空军其他型号飞机发展的经验、教训。尽管美国空军想依靠它为自己带来技术主导优势,但从各种媒体的有关报道来看,相比当初B-2露面时的震撼效果,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可能没有想象的那样科幻和具有划时代意义。纵观各种情况,该机应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是高隐身、飞翼式布局、亚声速。轰炸机的能力是在与防空体系的博弈中不断提高的。当前,第四代战斗机、第三代地空导弹不断普及,第四代地空导弹正在崛起,第五代战斗机也非美国独有,陆、海、空、天各种侦察、预警手段渐趋一体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美国空军一直期盼,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对严密的防空系统具有很高的穿透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在高超声速技术还没有成熟的当下,高隐身是美国空军的必然选择。

  自从B-2诞生之后,飞翼就成了许多飞机为实现高隐身而选择的经典布局形式。据称,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与B-2颇多相似,仍然采用飞翼式布局。B-2正面雷达反射截面积为0.1平方米。经融合并提升B-2、F-22和F-35等飞机上的隐形技术,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或可实现全向、宽频隐身。但飞翼式布局的飞机通常只适合亚声速和高亚声速飞行,难以实现跨声速和超声速。

  二是“核常兼备”。美国在世界上最先将核武器挂到轰炸机上,从冷战时期到现在,美国一直坚持战略轰炸机、战略导弹、导弹核潜艇“三位一体”发展战略。所以,可挂载核武器,也是美国发展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题中之义。但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中,战略轰炸机将更多遂行的是常规远程精确打击任务。所以,美国空军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核常兼备”,重点强调的应是挂载常规武器的能力,包括要有较大的载弹量,能挂载多种精确制导武器和重磅炸弹。

  三是航程较大。发展战略轰炸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可直接攻击敌战略后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以及军事指挥中心,所以,航程大是对战略轰炸机的必然要求。对于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不空中加油的最大航程和作战半径,目前的消息仍是熟知的9000公里左右和4000公里左右。

  四是载弹量不太大,但综合杀伤力突出。按冷战思维设计的B-2体量巨大,翼展达52.12米,最大载弹量达22.7吨。但未来,发生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很小,空中进攻更强调“点穴”式打击。所以,美国空军要求下一代战略轰炸机要有比B-2稍小的体量和载弹量,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的载弹量应在10吨~20吨之间。

  载弹量的减少并不意味着下一代战略轰炸机综合杀伤力的降低。现代机载武器精确化、小型化、高效能化的发展趋势,将使其在稍小的有效载荷条件下,拥有与大型飞机相当的作战效能。可以预测,多目标攻击能力必将成为美国空军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必备的能力之一。同时,该机还能承担情报侦察、电子攻击等任务。根据美国空军“舒特”、“网电一体”攻击系统发展趋势来看,该机或可进行网络攻击。

  五是可网络化作战。美军1997年提出“网络中心战”概念以来,一直在大力推进由概念向实战能力的转化,其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就是“网络中心战”概念支持下发展的一型装备。该机一直被美国空军描述为“系统家族”中的一个平台,将借助其他平台的支援,通过网络协同作战。“系统家族”中的其他成员还将包括高空隐身无人侦察机、舰载无人侦察攻击飞机、电子战飞机、第五代战斗机、巡航导弹等。

  六是有人驾驶。尽管美国无人机的发展世界领先,但直到今天其无人机遥控技术还不是十分牢靠,既容易受到干扰,也常出现操纵失误,仍然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无人机自主控制技术仍在试验之中。正因如此,美国每年都损失相当数量的无人机,也出现过误杀乱杀现象。2013年4月,美国空军部长表示,下一代战略轰炸机将作为有人驾驶飞机启动研制,但在未来的某一时期仍有成为无人驾驶飞机的可能。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