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如前述,在200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一役后,许信良已是“过气政客”,无论是在民进党内还是在社会上,其影响力都已大减。
待到他在民进党内的死敌陈水扁被判刑后,许信良重返民进党,并参加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其实,他是深知自己根本不可能出线的,但情愿借钱也要进行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登记,目的都就要在初选过程中,透过电视辩论会宣达他的政见,尤其是在两岸政策方面。正因为没有“当选”的包袱,因而也较能放得开。
今次党主席选举,看来也是此技重演。但是,他13日在登记后发表的声明中,却没有与两岸关系有关的内容,却基本上是在为蔡英文挪火煮食:一.支持蔡英文再战2016。二.让蔡英文在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所提的主要政见,成为本党的正式文献。三.让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候选人以及艰困选区的“立委”候选人,提早在2014年和“七合一”选举的候选人同时提名。四.让本党成为照顾贫弱族群的政党,成为高举社会福利大旗的政党。五.让本党重新成为所有民主运动者以及所有社会运动者的温暖大家庭。
不过,许信良在其演说中,仍有3点内容是与两岸关系相关的。一是当选后将设“两岸关系委员会”,位阶与党主席相同,他乐见由谢长廷担任“两岸关系委员会”的“主委”。二是他当选后,将诚邀谢长廷的以适当形式代表民进党访问大陆。三是当选后将接纳“ECFA”。
不过,许信良的参选动机,却很古怪,是要弼辅蔡英文参选“2016”。在去年底的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初选电视辩论中,他不是批评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吗?为何现又要为蔡英文“卡位”,并拉抬她参选“2016”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并与自己的历来主张存在着冲突抵触吗?
或许,许信良是认为,倘此大计能成功,并真的能为蔡英文再战“2016”“卡位”,蔡英文就必然在2016年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战中让他担任大陆政策智囊,从而直接影响蔡英文,以至促使民进党实现真正转型,即使未能彻底抛弃“台独神主牌”,但也将能在两岸经贸关系政策上走出一条新路。
倘果如此,许信良就不啻是再次促使民进党转型的“苦行僧”。但遗憾的是,他的当选机率甚低,未必能如愿。不过他仍可以“客卿”身份,继续影响蔡英文及民进党高层以至全党。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