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我是歌手3开播 大陆综艺节目闯进台湾

2015年01月08日 08:31: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彭佳慧

  “希望买大陆节目别成常态”

  台湾媒体在盘点2014年综艺主持人收入排行时,推测小S吸金1.39亿元(新台币,下同)夺冠军,

  吴宗宪和陶晶莹分列二、三。黑马是在湖南卫视效力的台湾主持人欧汉声(欧弟)。去年未进前十名的他靠大陆节目、商演和广告等收入登上第四名。反观多年稳居前三的胡瓜,今年因无大陆市场加持,跌至第五。由此可知台湾主持人依赖大陆市场吸金的比重攀升。

  针对台湾电视台干脆直接向大陆购买节目版权的做法,吴宗宪语重心长地说:“孤臣无力回天!希望买大陆节目别变成常态。”话语中透露出维护岛内综艺节目的自尊,也更有诸多无奈。

  在业内人士看来,钱的问题是令台湾本土综艺逐渐失去光彩的首要原因。岛内音乐人陈致远说起来就一肚子怨气,“你得给我钱我才有办法去学习嘛,我看到那个场面我就知道我是没法学习的,因为那需要很多资金的嘛。”

  岛内媒体就此发问说,两岸综艺10年来此消彼长,台湾综艺如烟火散落,是否真的穷到只剩下“康熙”?

  钱之外,大陆节目还能提供更好的节目配备,加上庞大的受众群、高频率的曝光,这些,都已经是岛内业界很难给到的。业界资深人士龙丹妮认为,“文化的包容性”也不容小觑。现在大陆爆红的很多综艺节目,都是通过购买海外节目版权然后加以本土化,这已经成为一种制作模式。

  与大陆强大的资源配置相反,台湾综艺人仿佛回到作坊式制作模式,每集几万元的制作费用,自然捉襟见肘,不断萎缩。

  同样参加《我是歌手》的台湾艺人彭佳慧,在大陆重拾走红滋味。她在上中天节目访谈时开心地说:“唱了那么久,能有一个被重视的机会。其实一开始知道要比赛,真的压力很大,和经纪人讨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参加站在舞台上面对挑战,当时已感觉自己赢了,因为战胜了自己。”

  岛内业界面对大陆综艺节目的强势,不进则退,能否跟彭佳慧一样,拥有从头再来的勇气和机遇?(记者 任成琦)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张洁]

相关内容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