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媒:认真反思太阳花学运的得与失

2015年10月22日 09:10: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联合报》22日社论指出,台湾2016大选仅剩不到3个月,而选情却出奇的冷。这除了受蓝军阵前换将周折影响,最主要的因素,是去年的太阳花学运对马当局的威信构成严重挑战,更使得许多选民对于民主政治感到深沉失望,难再点燃热情。这种情况,尤以蓝营支持者为甚,或可称之为“后太阳花”的政治冷感症候群。

  社论认为,太阳花学运对台湾政治的冲击,有利有弊,却始终未受到认真的检视和讨论。其正面影响,诸如:年轻人的政治参与热度升高,新世代的困境和心声受到注意,台湾分配不均及世代剥夺问题表面化;而其负面影响则是:街头运动冲撞民主体制和社会秩序,违法占领受到美化,政治论述出现倒退现象,网络声音唯我独尊,动辄霸凌民间的不同意见。尤其后者,对于那些非年轻世代、非网络活跃族群而言,他们认同的价值遭到抹煞,他们的意见甚至受到蔑视,他们的政治态度也因此变得退缩和冷漠。

  从民主发展的角度看,去年台湾社会在太阳花运动期间的热情澎湃,对比民众今天对2016大选的反应冷淡,绝对不是一个健康的现象。原因是,任何社会激情或改革诉求,都必须透过体制的政治行动中寻求扎根,才有落实的可能;如果街头燃烧的愤怒温度如此之高,而选举讨论和参与的情绪却如此低落,可能只会产生“尾巴摇狗”的民主。

  假“反服贸”之名而起的太阳花运动,在绿营的补给下,演变成“反中”乃至“反马”及“割阑尾”行动,甚至以占领“立法院”的方式借王金平之力反将马当局一军;其间,掺杂了复杂的蓝绿政治角力因素,却重击了马当局的软肋。蓝营去年“九合一”选举的大败,即肇因于执政者的畏首畏尾与处理无方;同一因素,极可能再度重挫明年的选举。

  台湾国民党饱受太阳花冲击,却束手无策,这是它咎由自取,必须深刻反省。但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因太阳花后遗症而对政治丧失信任、乃至感到极度厌弃的民众,我们则认为这是需要宽慰与鼓励的一群,也希望他们能重拾政治参与的动力,台湾民主政治的根基才不致崩坏或倾斜。毕竟,民主政治最重要的骨干,除了政党,还是要靠一个个具有独立意志的公民支撑。

  太阳花运动之所以造成民众的“政治冷感症”,主要作用有三:第一,学生占领“立法院”、瘫痪台当局的行动,让许多人看到了民主体制的无力,因失望而转为冷漠。第二,街头的激烈行动和网络流行的批评言论,反映的主要是年轻世代的声音,其他世代或非网络活跃者的意见相对受到轻忽,许多更成熟、深思的见解更淹没于轻浮的民意之海。有些人因此懒得再发言,有些人甚至懒得再过问政治。第三,学生运动的激进性,不免对比较保守的民众构成价值上的冲击与挑战。在一般民主状态下,“大学向左,草根保守”原是常态,而台湾的太阳花学运却因添加了太多政治香精,掺入太多仇恨与挑衅,竟让许多人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有了“政治无用”的倦怠感。

  最明显的例子是,蓝军选情一片低迷,在国民党最近的“抽柱换朱”风波中,陆续有支持者传出“不投票”或“投废票”的声音。上周临全会的出席率仅6成,而台北市党代表的出席率更低至4成,在在反映了国民党内的疏离。这两天,传出国民党中央将修改规章以便王金平出任不分区“立委”,“政党票投废票”的声音亦不绝于耳。这些,都是症状不轻的政治冷感征候,有待蓝军设法克服。

  许多蓝军支持者自诩是“自主选民”,对国民党的决策常保持批评,或动辄予以否定。然而,观察近20年的投票历史,最常在分裂、拒投或投废票行动中饱尝挫折的,也正是这些人,这实在是民主政治的吊诡。从自由意志的角度看,投票行为只要是个人的自主选择,即无可厚非。问题是,这么多的自主选民,多年来却无法促成国民党内部的转型与提升,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更值得担心的是,如果这些所谓自主选民,却因为一场学生运动而变得冷漠、消极、甚至虚无,那才是民主的大患。

  台湾民主政治若走向退化,症结其实不在谁代表台湾、谁代表“中华民国”的问题,而在选民变得冷漠与退却,甚至对政治感到嫌恶。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