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如何走出涨价阴影 紧日子怎么过

2012年04月19日 10:50:00  来源:人民网
字号:    

  长痛还是短痛

  过去几年,适逢岛内选举密集期,国际油价虽然有起伏,但在选票的压力下,油电价格被当局“冻涨”,岛内物价环境相对温和。如今,台湾当局暂时不再有选举压力,加上近期国际油价涨得太凶,岛内油电企业不堪经营压力,大幅调整能源价格,已是箭在弦上。

  4月16日,台“经济部长”施颜祥公开说明,低能源价格的时代已过去,燃料价格持续垫高台湾电力公司成本,发电成本低于平均电价,台电已累积亏损高达1179亿元新台币,调整电价是合理化行为。

  台当局还指出,动力能源维持在低价位,造成生产生活浪费,调涨价格回归市场,能促使民众形成低碳生活习惯,也迫使厂商产业升级,淘汰浪费资源的产能。

  4月17日,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公布最新预测,侧面支撑当局政策。预测认为,油价电价一次性调涨到位,大体上不会造成持续性压力,通货膨胀能够被控制在2%的温和范围之内。

  台湾知名经济学者朱云鹏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总体上支持当局调价行为。他说,物价已经积累了一段时间没有变化,现在的确需要调整。“已经不涨不行,否则价格累计越来越高。长痛不如短痛。”不过,朱云鹏认为:“一次性调涨引发比较大的反弹。也许,可以采用更为缓和的方式,比如不要一次调整到位。” 

[责任编辑:赵静]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