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国际视点

中美之间并没有“修昔底德陷阱”

2016年09月19日 10:17:40  来源:新华网
字号:    

  说他是“老人家”,是因为他确实确实非常“老”,一个生活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的古希腊历史学家。通过研究了那个时代历史案例:古雅典的迅速崛起造成了当时的强势政体斯巴达的恐慌,后者被迫对雅典做出武力干预的反应。然后,这一仗就打了30年,两个城邦都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修昔底德他老人家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新崛起的势力为了获得更多权益,肯定要挑战现存的主导势力。而主导势力为了维系自己的强势地位,必须坚决回应。这就使得武力冲突不可避免。”这就被称为“修昔底德陷阱”。

  看到了这里,我除了感叹古希腊先贤们的超级智慧和洞察力,还不禁疑惑,这些个两千年前的案例总结出的“定理”,放到当代国际社会,还有用吗?

  百度一下,还真有用,而且案例不少。按照百度的说法,从1500年以来,我们经历过15次新兴国家崛起,其中11次引起了战争。问题是,当我再想进一步追问这11次战争都是什么的时候,发现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资料。无奈,我自己去看看历史书吧。

  根据我对修昔底德他老人家的肤浅理解,发现从1500年以来,真是有很多很多战争符合“修昔底德陷阱”给出的定义。比如:

  英荷战争(17世纪至18世纪英国与荷兰断断续续打了4仗)

  七年战争(1756-1763,英国、普鲁士与法国、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大打出手)

  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北美地方势力与英国殖民政府之间的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英国、法国与沙皇俄国之间的战争)

  普法战争(1871-1870,普鲁士与法国开战)

  日俄战争(1904 -1905 ,日本与俄国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战争)

[责任编辑:郭碧娟]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