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战”正在亚洲升温

时间:2012-05-25 09:53   来源:环球时报

  地图表明历史延续性

  现代地图绘制是在欧洲大航海时代之后。1569年,欧洲人墨卡托以“墨卡托投影法”为基础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这也是地图绘制革命的开始。在欧洲殖民者看来,地图不仅是确定国家、城市和河流的位置,它还是掌握世界政治权力的途径。在地图上如何标注一个地方,也成为“大是大非”问题,在历史上甚至引发过多场战争。

  在英国或美欧许多国家,官方地图对阿根廷以东海面的一片群岛标注的名称是“福克兰群岛”,而在拉美国家地图上,那里都只有“马尔维纳斯群岛”。即使在欧洲,“地图战”仍然或明或暗地存在:著名的英吉利海峡,在法国地图上就标注为“拉芒什海峡”,而海峡最窄处“多佛尔海峡”,法国地图上则标注为“加来海峡”。在历史上,英法恩怨重重,这种不同名称是“地图战”的一部分,虽然如今这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海各表”,大家相安无事。

  一名中国海洋法专家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地图对于一个国家领土主权的确认非常重要。地图在领土争端中到底可以起多大作用取决于地图本身的价值。最具有价值的是各国官方出版的地图。涉及到边界问题时,与边界条约有关的地图最具价值。这两种地图在确定领土主权时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他说,每一个国家的历史是有延续性的,地图也具有延续性。比如,菲律宾在2011年出版的官方地图还把黄岩岛标注在其领土范围之外。即使它如今宣布给黄岩岛改名,它出版的地图也可以证明该岛不是它的领土。

  伦敦大学国际海洋公约研究学者达德·史密斯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人类自古以来绘制过不同的地图,尤其是近代以来,各国制图的范围从陆地扩展到海洋深处,比如美国编绘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等详细的洋底图。这些地图其实都是为了开发利用海洋,寻找各地的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史密斯说,各国都会坚持对自己有利的地图标注,在国际社会上,这一直都是一个众说纷纭、常常产生矛盾的话题。

  一个括号也表明态度

  随着各国对海上领土主权争夺越来越激烈,争取国际上的支持成了一些国家外交部门的重任。地图标注的名称也成了一个争夺点,因为一个国家地图上把某地标注什么名称,甚至哪一个名称放在括号里,都是个严肃的政治问题。特别是对有主权争端的地点,地图印制国用什么名称表明究竟是支持哪一国的主张。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国家开始用各种“宣传和政治手段”进行施压,比如由于“谷歌地图”在全球的流行,一些国家用收买等手段让其只显示对己有利的标注名称。

  有海洋专家称,国际上的地图和地名组织一般都会强调,地图的标注不认可或支持某一个国家的领土主权主张,一般地名只是按习惯而来的。国际组织这么做是为了避免政治化,表明它选取的名称不代表任何含义,但实际上仍不可避免会反映对某一块海域或土地的认知。

  日本政府非常重视用各种手段来游说国际组织,企图通过国际组织的标注来强化自己的主张。国际海道测量组织(IHO)一直是一个国际权威性的水域界限划分组织。4月26日,IHO在摩纳哥举行全体会议,集中讨论韩国要求将“日本海”同时标注为“东海”的问题。在日本的游说下,大会还是维持“日本海”这个称呼。

  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执政时期曾对外宣布设立“国际标记和名称大使”,专门负责纠正国际组织、各国地图和历史教科书中出现的与韩国地名、名称及历史标记不符的错误。该大使受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直接管辖,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地图纠错大使”。李明博上台后,该大使职能被并入其他部门。韩国从政府到民间都非常重视地图标注,地图上的不同标注也表明韩国不同时期的态度。十多年前,韩国还将其西部海域按照国际标注称作黄海,韩国还有黄海自由经济贸易区,但是现在韩国媒体几乎不再提黄海,全部是“西海”。韩国地图中将黄海标记为“西海”的也越来越多。

  韩国在地图方面下的工夫没有白费。据韩国媒体报道,10年前60余个国家使用的392个版本的世界地图中,有97.2%的地图单独标记“日本海”。随着韩国不断发声,并进行国际宣传,目前各国在国际地图中将“东海”和“日本海”并记已经占到28.1%。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