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交流碰撞迸火花
每年8月,美丽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都会迎来一次文化艺术的盛宴,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为主的多个文化节同时在这座名城华丽绽放,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艺术爱好者。
二战中,英国许多城市受到破坏,但爱丁堡却未受战争影响。战争导致欧洲的文化艺术生活凋敝,为了助推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化生活复苏并为其注入新活力,1947年,英国格莱德堡歌剧院总经理鲁道夫·宾发起,并与英国文化协会英格兰地区负责人亨利·伍德以及爱丁堡市的许多市民代表共同酝酿创立了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望爱丁堡能够“为人类精神之花盛开提供一个舞台”。
首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成功邀请到了许多欧洲知名的音乐家以及英国高水平的音乐、舞蹈团体等参加演出,同时一些知名剧团还在爱丁堡多个剧院上演了莎士比亚的经典剧目。艺术节首次亮相就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欢迎,也为其后的高水平发展奠定了基础。
60多年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一直以高标准、高水平著称,努力追求“带给观众世界顶级的艺术享受”,由于国际艺术节的门槛很高,很多民间艺术团体在其带动下也自发形成了一些艺术节。在首届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期间,爱丁堡的电影公司同时举办电影节,后来发展成为知名的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还有一些闻讯赶来的小型戏剧表演团体,由于不在邀请名单之列,它们只好在官方场地之外另辟一方舞台表演,并逐渐发展成了“爱丁堡边缘文化节”。此后,又逐步衍生出了军乐节、国际图书节、国际爵士乐节、国际科学艺术节和环境艺术节等多个相互独立、特色鲜明的艺术节。
保证大部分观众能够体验到艺术盛事是艺术节的宗旨。政府支持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多年来得以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2011年的数据显示,政府出资占49%,接近国际艺术节预算的一半。有了政府补贴,除了部分歌剧和音乐会价格稍高外,大量的演出票价都在30英镑以下,还有很多只收几镑甚至免费,提前在网上预订还可以打折。亲民的价格得以让更多的游客和观众体验这一系列文化盛事。同时,酒店餐饮设施完备、价格低廉,网络信息发布迅速及时等,也备受游客欢迎,为艺术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了政府给予补贴的国际艺术节,其他的艺术节也在摸索中走出了新的商业发展模式之路。例如,边缘文化节在1972年推出了“边缘文化节最高奖”,吸引了大批渴望在业界崭露头角的戏剧新作来此同台竞技,第二年就有45部新作在此亮相,奖项也增加到了10个,赞助商和广告商也纷至沓来,解决了艺术节筹集资金之困。
据统计,2011年,仅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门票销量就达到了258万英镑,所有12个艺术节的总收入超过2000万英镑,为整个苏格兰地区的经济贡献超过2.6亿英镑,其中4100万镑流入当地酒店住宿业,3700万镑流入当地餐饮业,同时每年还能创造超过5000个工作岗位,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爱丁堡市政厅负责艺术节活动的官员史蒂夫·卡德文指出,爱丁堡的艺术文化节不仅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收入,同时也提高了公民的自豪感与归属感。
自2006年开始为艺术节担当总监的乔纳森·米尔斯表示,“我们的一些演出票房非常好,但艺术节的成功与否不是盈利数字能够决定的,关键在于它为不同文化的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最好的平台。”
的确,包括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在内的全球多国的艺术团体都曾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演出,在提高知名度的同时传播了本国的文化。不同的文化碰撞与交流催生出的耀眼的新成果,也许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最令人期待的一部分。 (人民网驻英国记者 白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