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官员的行政处分还是对开发商的经济处罚,都不能代替对“洱海天域”项目本身的处置与善后,尤其不能将前者当做后者的合法外衣。
6月6日,距离大理市政府承认在洱海填湖建设豪华别墅群存在违规行为已经一个多月,但“洱海天域”豪华别墅楼盘仍在继续销售。此前,大理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段力因在“洱海天域”别墅项目违纪违法已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其他6名涉案人员也被严厉查处。市政亦责令相关部门对业主违反协议的行为作出近4000万元的罚款。然而,“双开十罚款”,居然给“腐败项目”披上了合法外衣。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理市官员说,贪污官员要严惩,但总不能“株连”程序合法的楼盘,“只能这样了……”(6月8日《新闻晨报》)
果真程序合法吗?回答是否定的。虽然大理市规划局一负责人称,“洱海天域”项目由公共绿地转变为住宅商业用地时,召开过内部听证,方案几经调整。但所谓“内部听证”显然有悖城乡规划法公开听证的相关程序规定。何况房产企业在建设中擅自更改项目性质和设计规划,原规划明确要保护情人湖,保留情人湖70%的湖面。但规划调整后情人湖的湖面全部消失,遭到了永久性破坏。而“洱海天域”距离洱海最近处不到10米,违反了城乡规划法、水法、土地管理法、森林法和风景名胜区条例、洱海保护条例等一系列全国性或地方性法规。可见,所谓“从立项到动工的所有程序都在严格规范下完成”,完全是欺人之谈。
再说“洱海天域”别墅项目,是原市府官员收受巨额贿赂,出卖公共利益,官商勾结,肆意妄为的“苦果”。这一“腐败项目”之所以受到媒体的曝光和公众舆论的一致批评,其中重要的是对洱海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用环保专家、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侯明明的话说,该项目破坏了洱海地下暗河的补水功能;围湖建别墅会侵占湖滨带湿地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失可能是不可逆的。
对此,大理市政府已公开承认在洱海填湖建设豪华别墅群存在违规行为。但无论是对原市长段力等人的行政处分还是对开发商的经济处罚,都不能代替对“洱海天域”项目本身的处置与善后,尤其不能将前者当做后者的合法外衣。尽管这一项目已完成80%的工程量,建设投资3.3亿多元,如拆除恢复原有的生态系统,投入将更大,谁来支付这个成本尚是一个问题,但倘若这一腐败兼非法项目从此合法化,不仅会继续完成余下20%的工程量,对洱海环境造成更多的破坏,更严重的是,不能惩前就很难毖后,绝对会有步其后尘者。如此下去将对洱海的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潜在威胁,同时也是对地方政府公信度的伤害,对法律尊严的亵渎。
云南大学法学专家宋笛表示,他在一些地方调研时发现,此类项目往往上缴罚款后就合法了。事实上,在一些地方,以对贪官的处分与对开发商的经济罚款,代替对项目本身的处置,目前正成为一种处罚的潜规则。近年来,山东日照、山西忻州等许多地方的政府机构被曝出为机关干部建福利房,以至于经适房成了某些官员的提款机。丑闻被曝光之后,问责模式大致是,先由政府出面认错道歉“危机公关”,然后拿几名官员开刀处罚了事。至于福利房是否从官员手里退出,倒成了“且听下回分解”。一旦度过了媒体关注期,福利房仍旧成了官员分享的盛宴。
“双开十罚款=合法化”,难说不是许多福利房之类腐败屡禁不止的根本症结。(刘效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