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况、项目装备
历史概况
垒球运动与棒球运动很相似,区别主要是垒球球体较大,而比赛场地较小,垒间和投球距离也较短;在规则方面,垒球投手限用低手投球,跑垒员须待投手投球出手后才能离垒,棒球则没有限制。
垒球诞生于19世纪80年代的美国芝加哥,是由一名名叫乔治-汉考克记者发明。1888年垒球运动从室内转移到室外。垒球诞生后使用过很多个名字,在1920年最终定名为垒球。1933年美国成立了美国业余垒球协会(ASA)。
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投球等手法的不同,垒球又可以再细分成几个小项目,其中目前最流行的,也是奥运会的比赛项目,是被称为“速投”的那一种。
1965年,在澳大利亚墨尔本举行的第一届女子垒球世锦赛,澳大利亚队在决赛中以1-0击败美国队,夺得世界冠军。
垒球运动在20世纪初传入中国,逐渐在上海、北京、天津等地的教会学校中开展。1924年旧中国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首次将女子垒球列为表演项目,在1933年旧中国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成为正式比赛项目。新中国成立后的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上有21个省市的女子垒球队参赛,之后除第二届和第五届全运会外,均为正式比赛项目。
中国垒球协会于1974年成立,并于1979年11月加入国际垒球联合会。2003年10月举办了第七届世界青年女子垒球锦标,2006年8月底举办了第十一届世界女子垒球锦标赛。
奥运会从1996年亚特兰大开始设立垒球项目,美国队一直垄断了这个项目。
项目装备
垒球比赛场地是一个直角扇形区域,分内场和外场。内场呈正方形,长18米,为红沙土场地,四角各设一个垒位,在尖角上的垒位是本垒,并依逆时针方向分别为一垒、二垒和三垒。内场以外的地区为外场,外场为草皮场地,半径61-68.5米。
球:垒球由合成纤维制成,外层覆盖皮革。垒球与棒球一样硬,只是要比棒球略大一些,周长30.2-30.8厘米,棒球为23.8厘米。垒球重177-200克,棒球为141-149克。
球棒:垒球的球棒一般由铝合金制成,职业球手一律用木制球棒。棒长86.4厘米,圆柱形球棒最粗处不得超过5.7厘米。
手套:由皮革制成,在拇指和食指间设计成口袋状,手套的形状和大小随球员场上位置而有所不同。
头盔:击球手和捕手都戴有头盔,但是捕手的头盔可以覆盖整个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