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中国台湾网-乒乓球

瓦尔德内尔:中国对将包揽北京奥运会乒乓球金牌

2008-08-10 08:52     来源:国际在线     编辑:董洁

瑞典运动员瓦尔德内尔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世界乒坛名将,他曾夺得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乒乓球男子单打金牌。很快就要满43周岁的他,目前依然活跃在德国乒乓球联赛中,被誉为世界乒坛“常青树”。8月9日,瓦尔德内尔参加了在北京大学体育馆举行的“奥林匹克和乒乓球”墙雕揭幕仪式。仪式结束后,他接受了本台记者任灏瑜的专访,就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和世界乒乓球发展中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瓦尔德内尔以前曾参加过5届奥运会的乒乓球比赛,对乒乓球运动有着深刻的理解。北京奥运会期间,他将作为嘉宾参加乒乓球单打比赛的抽签仪式。谈到北京奥运会乒乓球比赛,瓦尔德内尔预测,如果不出意外,中国队将包揽全部4枚金牌。即使是历来竞争最为激烈的男子单打项目,瓦尔德内尔也认为金牌也逃不出王皓、王励勤、马琳这三名中国球员的手心。他说:“这次是中国乒乓球选手大包大揽的好机会,欧洲没有什么像样的新人涌现出来,也许只有波尔,现在又多出个奥恰诺夫还行,但奥恰诺夫实际上对中国球员威胁不大。”

近年来,中国乒乓球队保持了相对于其他国家乒乓球队较大的优势,2004年至2008年的四年间,中国乒乓球队连续包揽了第48届世乒赛和第49届世乒赛所有项目的金牌。瓦尔德内尔坦言,这种情况对世界乒乓球运动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但他表示,中国队强大并不是中国队的过错,问题在于其他各队要迎头赶上。他说:“确实,所有的项目都是这样的,如果总是由一支球队赢得比赛,那对这个项目可不是什么好事。可问题是,中国队就是如此出色,你得想办法打败中国队。”

瓦尔德内尔认为,世界各队之所以与中国队差距明显,主要原因还在于乒乓球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普及程度无法与中国相比,这个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瓦尔德内尔坦言,这是一道难题,他本人也没有找到解开这道难题的办法。

瓦尔德内尔以瑞典队与中国队间实力对比的变化为例,来解释他的茫然。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瑞典乒乓球男队曾是能与中国乒乓球男队分庭抗礼的世界劲旅。瑞典队还在1989年、1991年和1993年连续三届蝉联世界锦标赛男团冠军,瓦尔德内尔就是当时的主力选手。但进入21世纪之后,瑞典男队却一蹶不振。瓦尔德内尔说:“瑞典的乒乓球一直在走下坡路,瑞典全国现在只有六、七千人经常参与乒乓球运动,这根本无法与中国庞大的乒乓球人口相比。另外,瑞典的年轻人如今被许多新的运动项目吸引,乒乓球在瑞典已经很难普及了。”

尽管瑞典男乒曾风光一时,但薄弱的社会基础使他们在与中国队的对峙中败下阵来。

他说:“你确实没法可想,乒乓球在中国是国球,我们只有六、七千人在参与乒乓球运动,在中国这个数字可能超过一百万,所以你无法与中国队长期进行抗衡,也许我们只有等待15到20年。”

谈到乒乓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瓦尔德内尔表达了他由衷的,甚至略带羡慕的钦佩之意,他说,中国乒乓球队的强大,是因为中国有着出色的、金子塔式的青少年培训体系,有着各级出色的基层教练,中国人为丰富乒乓球运动的内容、推动乒乓球运动向前发展做出了贡献。他说,中国之于乒乓球,如同巴西之于足球。

他说:“中国有众多的优秀球员、优秀教练,以及很多可以为孩子们提供的乒乓球训练场地。即使是十一、二岁的孩子,他们也会有机会接受优秀教练的指导,并有机会成长为优秀的运动员。所以中国始终处在乒乓球运动的顶端,如同巴西队总是踢最棒的足球,中国总走是在打最棒的乒乓球。”(记者任灏瑜)

延伸阅读

订阅新闻】